擊敗孫穎莎,戰勝早田希娜,一路闖入決賽的陳熠,終于用成績證明了自己。
雖然沒能摘金,不過拿個亞軍,也是很牛掰的,確實讓人忍不住夸一句。
比賽一收場,陳熠的遭遇就像是2024年巴黎拿金牌之后,樊振東一樣,被人盯得緊緊的。
陷入這樣的“不贏不輸都不行”的局面,是不是背后有人在找茬呢?
01、差一步美滿
7月14日,一路克服困難拼搏的陳熠,終于走到了WTT美國大滿貫乒乓球女單決賽的賽場上。
對陣的另一方,是代表中國澳門出戰的朱雨玲。
陳熠一路打得挺順,連贏了好多場,雖然還是個年輕的小將,但不少人對他都挺看好的。
朱雨玲世界排名排在第六,人家可不是隨便就能拿下的角色。
遇到比自己經驗豐富得多的老將,陳熠可沒慌張,反倒堅持用他的“猛攻套路”來應對。
第一盤的時候,陳熠一上來就搶占先機,一口氣拿下5分,把比分拉成了5-0。
朱雨玲雖說馬上作出調整,想辦法應對,可還是擋不住陳熠的猛攻啊。
第一局打到11-7,陳熠拿下了朱雨玲,誰能想到這小將第一場就給大家來了一出“下克上”?
第二局,陳熠繼續保持火熱手感,一開始就以6-1的高分優勢領跑。
朱雨玲慢慢摸清了陳熠出手的節奏,分數一點點追了上來,倆人差距沒那么大了。
比分眼瞅著被追成了8-7,陳熠趕緊自己叫了暫停。
陳熠稍微調整了一下打法后,又發力攻下一分,11-8把第二局拿了下來。
眼瞅著比分已經2-0,朱雨玲要是還不趕緊做出點針對性的變化,往后的比賽怕是要陷入被動了。
畢竟老將打得比賽多,賽場上的套路和應對辦法都熟得很,才過了倆回合,朱雨玲就把陳熠的招數差不多看明白了。
第三局開始,陳熠已經沒法再像前面那樣,一上來就把比分拉得特別高了。
朱雨玲倒顯得越打越順,慢慢地掌控了場上的節奏。
剛開始是4-2反超了局面,然后連續得分,把雙方的差距越拉越大。
朱雨玲以11-7贏下這一局,手握4分優勢拿下勝利,目前大比分變成2-1。
到了第四局,朱雨玲的狀態明顯好轉,甚至一度以8-2領先,差了6分。
靠著她那靈活多變的進攻節奏,這局很快就結束了。
沒想到吧,剛開始還領先2分的陳熠,結果這一局竟然被對手打出了5-11的比分。
第五局和第六局就像照搬似的,兩個選手的比分一直僵持得挺緊。
陳熠畢竟上場次數有限,進攻方式看起來有點青澀也有點單調,朱雨玲那就不同了,打球經驗明顯豐富不少。
在重要的球時刻,朱雨玲總能鎮得住場,最后一4-2的比分贏得比賽,摘得冠軍。
賽后,陳熠雖然臉上閃過片刻的沮喪,可她對自己的發揮還是蠻認可的。
能在大滿貫賽場上交出這樣的成績單,陳熠的實力這下真是擺在哪兒了。
可這“一路連克勁敵闖入決賽,結果沒能笑到最后”的劇情,看得有些觀眾心里頭還是有點堵得慌。
陳熠壓根沒料到:
有朝一日,無論她輸球還是贏了球,總有人對她有意見。
02、飽受爭議的亞軍
這場WTT,陳熠簡直可以用“燃盡了”來形容。
她這幾場球,碰到的對手排名可都比她高。
她先是把世界第一的孫穎莎拿下,然后又擊敗了排名第九的早田希娜。
半決賽再度碰到了世界第五的蒯曼,決賽還是面對排名第六的朱雨玲。
雖然最終沒能奪冠,但一路連勝到獲得亞軍的陳熠,仍然被卷入了各種輿論的風口浪尖。
有些網友覺得她3-1贏下孫穎莎,好像太順利了。
作為已經拿到3塊奧運金牌的孫穎莎,這回竟然敗在首次出戰大滿貫的小將手下,多少有點想不明白。
不少人覺得陳熠趁孫穎莎剛結束比賽,狀態還沒調整到最佳的這個空檔,抓住了機會。
孫穎莎得兼顧兩項賽事,得花心思想著不同場次的對策。
陳熠只需要專注于單打,無論是比賽安排還是體力分配,都更占點便宜。
就在比賽過程中,連專業解說郭焱都忍不住吐槽,建議陳熠“差不多行了”。
郭焱覺得,陳熠作為個新人,要是碰上接下來的外戰,沒準會因為經驗還不夠吃虧,輸掉比賽。
孫穎莎打外戰的經歷更豐富一些,她對陳熠能不能贏,心里其實沒多大把握。
不過接下來陳熠逆轉擊敗早田希娜的比賽也讓郭焱意識到了自己的失誤,趕緊表示了歉意。
不過孫穎莎的部分狂熱粉絲可不打算就這么算了,依舊耿耿于懷。
有些人覺得,陳熠這場贏球,說不定其實有“讓球”這回事,是老一輩故意放水給她。
一轉眼,網友們開始議論起“外戰穩,內戰讓”的說法,口口相傳,熱鬧得很。
陳熠連著贏球,看起來像是有資歷更老的隊友們在給她鋪路一樣。
網友一有點風吹草動,央視那邊立馬就站出來回應了。
一舉成名,絕不是碰巧。
7月12日,陳熠在逆轉早田希娜之后,用成績回應了所有人,證明了自己并不是輕易被推讓的。
央視那邊也是立馬發了視頻道喜,點明陳熠這場勝利靠的可不是碰運氣,實打實是憑本事贏下來的。
可是風頭剛過去沒多久,陳熠又輸給朱雨玲,這一下子關于她的爭議又開始升溫。
“世界排名第一的都能打敗,遇到第六名卻偏偏拿不下,這不是怪事嘛?”
剛剛澄清了消息沒幾天,“讓球風波”又在陳熠身上又鬧騰起來了。
這些人那種偏激勁兒,一眼就能看出來:
陳熠之所以能拿下勝利,說白了,就是因為這還沒到決賽,大家多少給她點“便利”,想著讓孩子多磨煉磨煉,漲點見識。
朱雨玲決賽剛一上來連丟兩局,就被不少人說成是“讓了兩把”,這說法其實有些夸張了。
不過,這幫人明顯是“找茬兒”沒完沒了。
要是真的存在“讓球”的可能性,那作為日本選手的早田希娜其實沒有必要去“讓”她。
能在0-3落后的不利局面下連追四局,陳熠拿下亞軍可不是靠“扶持”得來的。
朱雨玲接受賽后采訪時說:
陳熠的沉穩和成熟,完全不像她這個年紀的樣子,讓我一下子想起了年輕時候的自己。
結語:
有時候,即使輸了也不一定敗得徹底,贏了也未必多么厲害。陳熠如今的狀況,就正好印證了樊振東那句話的意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