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俄羅斯唯一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傳出退役消息,維修計劃徹底停擺,俄海軍似乎打算徹底放棄這艘老艦。消息一出,全球嘩然,討論的焦點卻落在了中國身上:中國會出手買下這艘航母,像當年“瓦良格”號那樣改裝一番,再轉手賣給巴基斯坦嗎?
這個可能性不僅牽動軍事迷的神經,也讓印度洋的戰略格局變得撲朔迷離。一艘服役35年的老航母,能否在中國手里重獲新生,幫巴基斯坦實現航母夢?背后還有哪些復雜的考量?
2025年7月,俄羅斯《消息報》爆出重磅新聞:俄海軍可能放棄唯一現役航母“庫茲涅佐夫”號的維修計劃,準備將其退役甚至拆解。這一消息迅速傳遍全球,尤其是在中國和巴基斯坦,引發了廣泛猜測:中國會否像當年買“瓦良格”號那樣,再次出手,買下這艘航母,改裝后轉售給巴基斯坦?畢竟,“庫茲涅佐夫”號和“瓦良格”號是姊妹艦,技術相近,中國的改裝經驗豐富,而巴基斯坦正迫切需要航母來對抗印度的海上優勢。
“庫茲涅佐夫”號的命運堪稱多舛。這艘航母1985年在蘇聯黑海造船廠下水,1990年正式服役,滿載排水量超6萬噸,采用滑躍式甲板,可搭載24架蘇-33戰斗機和10余架卡-27直升機。
服役初期,它曾是蘇聯海軍的驕傲,1996年巡航地中海,艦載機起降頻繁,展現大國雄風。但好景不長,蘇聯解體后,俄羅斯國力衰退,海軍預算捉襟見肘,航母維護成了大問題。鍋爐系統老化,濃煙滾滾的窘態頻頻被外媒捕捉,維修成本居高不下。
2017年10月,航母進入摩爾曼斯克35號船廠進行大修,計劃更換鍋爐、升級電子設備,預計2022年歸隊。然而,維修過程事故不斷:2018年10月,浮船塢PD-50沉沒,起重機倒塌,砸穿甲板,留下直徑5米的破洞;2019年12月,焊接作業引發火災,1人死亡,12人受傷;2022年12月,又一場火災導致20余人緊急疏散。維修預算從500億盧布飆升至1萬億盧布,俄海軍不堪重負。
2025年7月,俄國防部宣布暫停維修,前太平洋艦隊司令阿瓦基揚茨上將公開表示,傳統航母昂貴且脆弱,未來應倚重無人機和無人系統,暗示“庫茲涅佐夫”號可能被徹底放棄。
中國會買這艘航母嗎?答案并不簡單。回顧歷史,2002年“瓦良格”號抵達大連時,中國的航母技術幾乎為零。徐增平的冒險購艦為中國提供了寶貴學習機會,經過十余年改裝,“瓦良格”號變身“遼寧艦”,于2012年服役。改裝過程中,中國攻克了動力系統、雷達、艦載機適配等難題,積累了豐富經驗。
2013年至2019年,中國又自主建造了“山東艦”,滿載排水量7萬噸,配備國產殲-15艦載機,作戰效率遠超俄制航母。如今,“福建艦”已進入海試階段,采用電磁彈射技術,代表中國航母技術的最新高度。相比之下,“庫茲涅佐夫”號的技術落后,艦齡35年,剩余壽命有限,且維修成本高昂。
中國若接收,需投入巨資修復老舊鍋爐、甲板和電子系統,還要面對俄制艦艇復雜的維護難題。例如,中國曾對俄制“現代”級驅逐艦進行中期升級,過程耗時費力,暴露出俄制艦艇改裝的兼容性問題。
即便如此,中國有能力讓“庫茲涅佐夫”號煥然一新。大連造船廠的俄制航母改裝經驗無人能及。從“瓦良格”號到“遼寧艦”,中國解決了艦體除銹、動力優化、甲板改造等難題。改裝“庫茲涅佐夫”號的技術路線清晰:拆除老舊鍋爐,換裝國產燃氣輪機,提升動力輸出;修復甲板破損,優化攔阻索系統,確保艦載機起降安全;安裝國產相控陣雷達和指揮系統,提升探測與作戰能力。
殲-15艦載機生產線仍在運行,2025年仍在生產改進型殲-15D,配備電子戰吊艙,足以適配改裝后的航母。此外,中國還能為航母配備直-9EC反潛直升機,增強反潛能力。
為何要轉售巴基斯坦?印度洋的戰略博弈是關鍵。巴基斯坦海軍長期受限于印度海上優勢。印度擁有兩艘航母:“維克蘭特”號(4萬噸,自產)和“維拉特”號改裝艦(4.5萬噸,原英國“競技神”號)。
2024年5月,印巴克什米爾沖突中,印度“維克蘭特”號出動艦載機,逼近卡拉奇外海,巴基斯坦海岸雷達頻頻告警,海軍士氣受挫。巴基斯坦雖有“漢果”級潛艇和054A/P護衛艦,但在航母領域始終是空白。
海軍參謀長納維德·阿什拉夫多次公開表示,航母是打破印度海上霸權的關鍵。過去,巴基斯坦曾希望購得中國退役的“遼寧艦”,但“遼寧艦”2020年完成升級,服役期延長至2030年,短期內無退役可能。如今,“庫茲涅佐夫”號的退役為巴基斯坦提供了難得機會。
直接賣給巴基斯坦有難度。俄羅斯與印度關系密切,印度是俄制武器的主要買家,直接出售可能引發印度抗議,影響俄印軍貿合作。因此,中國作為中間方更可行:先購回航母,在大連改裝,再轉售巴基斯坦。這種模式不僅規避了俄印矛盾,還能深化中巴軍事合作。
巴基斯坦為何如此迫切?印度洋的戰略壓力是主因。印度海軍近年來動作頻頻,2024年聯合美日澳在印度洋舉行“馬拉巴爾”演習,航母編隊規模空前,明顯針對中國和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海軍雖有中國援助的054A/P護衛艦和AIP潛艇,但在遠洋投射能力上仍顯不足。擁有一艘航母,不僅能提升巴基斯坦的海上威懾力,還能增強其在阿拉伯海的巡航能力,對抗印度海軍的擴張。改裝后的“庫茲涅佐夫”號預計作戰能力接近“山東艦”,配備的殲-15可攜帶PL-15空空導彈和鷹擊-12反艦導彈,足以威脅印度艦艇和岸基目標。
中國從中能得到什么?首先是經濟利益,改裝和轉售的利潤可觀,且能進一步鞏固中國在國際軍貿市場的地位。其次是戰略收益,巴基斯坦擁有航母后,可牽制印度海軍,減輕中國在印度洋的軍事壓力。
此外,中巴合作將進一步深化,延續“巴鐵”傳統。2025年5月,中巴聯合軍演中,巴基斯坦已展示殲-10C戰機和PL-15導彈的實戰能力,擊落印度“陣風”戰機,證明中國武器的可靠性。此次航母交易將進一步提升中國軍工的國際聲譽。
交易也有風險。印度可能通過外交渠道向俄羅斯施壓,阻止航母出售。此外,改裝成本雖低于新造航母,但仍需數億美元,巴基斯坦經濟狀況不佳,可能需要中國提供貸款支持。俄方內部對出售航母也有分歧,部分專家認為應保留“庫茲涅佐夫”號作為博物館艦,維護國家尊嚴。但俄海軍預算緊張,維修無望,出售給中國成為最現實選擇。
這艘老航母的曲折命運,牽動著大國博弈的神經。你怎么看中國改裝“庫茲涅佐夫”號并轉售巴基斯坦的可能性?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