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對于九十年代的中國來說,航空母艦一直是萬千軍迷心中最深切的渴望。1998年在多方協作下,我們從烏克蘭手中購回半成品瓦良格號航母,并歷經7年改裝交付中國海軍。至此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號正式服役,走出了邁向海洋強國的第一步。
遼寧艦能得以問世,有一位蘇聯設計師可謂功不可沒。他名為巴比奇,曾率領團隊參與過基輔號、瓦良格號等軍艦的設計工作,被蘇聯人敬稱為“航母之父”。
在得知中國人購買了瓦良格號后,他一口回絕了美國的高薪聘請,孤身前往中國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航母改造工作之中,并在遼寧艦服役后選擇繼續留在中國。這樣一位世界級人才,為何當年心甘情愿選擇留在中國?他后來怎樣了?
巴比奇的航母情結
1941年1月27日,瓦列里·巴比奇出生于烏克蘭扎波里日亞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他的父母常年生產勞作,十分重視技術的必要性,而天資聰穎的巴比奇也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學習環境,自幼保持著良好的學習成績。
礙于政治需求,蘇聯諸多知識分子都十分關注軍備建設。巴比奇的老師就是一位資深船模愛好者,耳濡目染之下,巴比奇接觸到了許多造船方面的知識,并對其產生了濃郁興趣。大學畢業后,巴比奇順利被引薦進入到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廠深造。
黑海造船廠名聲赫赫,是蘇聯第五大造船廠,同時還是蘇聯唯一一個航母總裝廠。巴比奇從一位基層電工學習知識,通過孜孜不倦的努力逐步成為了設計部的一員。
到了七十年代,巴比奇已經參與到基輔級航母的建造設計之中,后來更是成為航母設計部和武器系統的首席設計師。八十年代,巴比奇正式晉升為黑海造船廠設計部主任,負責瓦良格號與庫茲涅佐夫號雙航母的建造設計工作。
除了航母外,巴比奇還涉足到蘇聯二代空間站的艙室設計,且參與了海軍航空兵艦載機設計工作,堪稱蘇聯軍工界的活化石,是蘇聯的國寶級人才。
巴比奇負責的瓦良格號于1985年12月啟動建造,是庫茲涅佐夫級航母的二號艦。巴比奇在它身上傾注了無數心血,到了1991年蘇聯解體之際,庫茲涅佐夫號已經完工了,但瓦良格號的整體進度卻只完成了68%。
蘇聯解體后,烏克蘭隨即宣布獨立,原本身兼重任的巴比奇瞬間從頭銜林立的國家級設計師降為了普通烏克蘭公民。相較于生活質量上的急劇下滑,瓦良格號的夭折更成為了巴比奇解不開的心結。一氣之下,巴比奇選擇走上文學創作道路,依靠文字來抒發自己的失意。
同一時期內,瓦良格號的去向成為了國際社會的焦點所在。截止1991年,瓦良格號航母設計艦長302米。寬70.5米,滿載排水量6.7萬噸,建造完成率為68%,但后續所有建造工作均陷入停滯。
蘇聯解體后,烏克蘭如愿分到了瓦良格號航母。但經過一番盤算,烏克蘭想要完成后續32%的航母建設,至少需要投資2億美元。烏克蘭是既沒有技術也缺乏資金去完成這項工作,于是便盤算著掛牌出售。
從廣州軍區退役,時任香港創律集團主席的徐增平聽說了這筆生意。于是他以改建大型博彩娛樂船為由,斥資2000萬美元通過公開競標的方式,贏得了瓦良格號的最終歸屬。更為珍貴的是,中國還獲得了30多萬張設計圖。
1999年,中國同烏克蘭舉行了瓦良格號交接儀式,并簽署了一系列復雜手續。但交付給中國的瓦良格號,此時已經被烏克蘭拆卸的只剩一副空殼,就連動力系統都出現缺失。無奈之下,中國政府雇傭拖船,計劃從黑海抵達地中海,穿過蘇伊士運河,最終返回國內大連港。
當瓦良格號的回國行動從一開始就坎坷連連,黑海與地中海之間有一處名為博斯普魯斯海峽的航運要道,被土耳其嚴密監控。身為北約同盟國的土耳其,向我國空口白牙張嘴就要了10億美元的保證金,否則不予通行。
我國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并三番五次主動同土耳其展開交涉。整整兩年過去,土耳其方面一口咬定10億美元分文不少,最后希臘看不下去了,選擇挺身而出為中國作保,這才助力瓦良格號順利穿越海峽,安然抵達國內。
中國航母時代
2002年3月,瓦良格號終于抵達中國大連港。而巴比奇作為瓦良格號的建設者,自航母被迫停建之后,便一直密切關注它的動向。在得知中國政府不僅購買了瓦良格號,還有意繼續完成這艘航母的建造后,他便萌生了前往中國的意向。
蘇聯剛解體時,美國人曾向巴比奇開出了薪資優渥的工作合同,但巴比奇卻從骨子里對美國人沒有半點好感。他一手主持建造的烏里揚夫斯克號,本該成為一艘名揚全球的核動力航母,最終卻在美國的介入下慘遭肢解變賣。之后,巴比奇寧愿忍受困頓的生活條件,也不愿與美國人有半點交際。
瓦良格號運抵中國后不久,我國便組織頂尖技術人才對其展開了改進工作。但中國當時的海軍建設剛剛起步,關于航母方面的知識可以說是一窮二白,盡管烏克蘭提供了豐富的建設資料,但想要完全融會貫通卻也不是一件易事。就在瓦良格號改進工作舉步為難之際,巴比奇主動請纓,選擇來到中國。
巴比奇不僅續寫了與瓦良格號的良緣,還展開了一段跨國的合作佳話。在這位擁有三十多年自身造船經驗造船設計師的親身相助下,瓦良格號最終煥然一新,披上了靚麗黃色新裝,綻放出了蓬勃生機與活力。
2009年航母塔狀桅桿吊裝工作啟動,次年完成甲板安全提升和艦體升級。2012年9月,瓦良格號重煥新生,正式更名為遼寧艦,并交付給中國人民海軍,肩負起保家衛國的新使命。
專訪中,為遼寧號嘔心瀝血的巴比奇衷心祝賀道:遼寧號是中國航母事業的開端,也為今后的航母設計與人才培養提供了寶貴學習平臺。
遼寧號服役后,許多設計師都猜測巴比奇會返回祖國或者前往美國享受高薪生活。但令人意外的是,巴比奇卻毅然選擇留在中國,面對一些不解的聲音,他回應道:留在中國的這些年里,我深深愛上了這里的生活環境,中國人們都很勤快聰慧,我愿意在這里奉獻自己的余生。
2014年在山東省的親自邀請下,巴比奇前往省科學院海洋儀器研究所上任顧問,期間也是獲得了代表著山東省政府最高外國工作者獎項的“齊魯友誼獎”。2018年巴比奇在山東交通大學演講時,現場座無虛席,博得了師生們的滿堂掌聲。
2019年我國首艘自研自建的國產航母山東號正式入列,如今第三艘航母福建號也完成了多輪下水海試,中國海軍的三航母時代即將到來。
除了航母外,我國驅逐艦和護衛艦近些年也接二連三的下水。2023年首批8艘055型驅逐艦全部服役,預計今年底的服役數量將突破12艘。護衛艦上,054A型依然是我國絕對主力軍,目前在役數量超過40艘,世界海洋軍事格局在不知不覺間已經發生巨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