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氣象臺發布預警,后天起將迎來連續5天35℃以上高溫。 玉米正值抽雄期,持續高溫將導致花粉活力下降。
土壤墑情監測顯示,中南部地區已出現輕度干旱。
“頭伏旱,減一半”,老農的諺語不是沒道理。
省農科院數據顯示,去年同期的熱害造成玉米減產12%。 田間監測發現,部分地塊玉米葉片開始卷曲。 高溫疊加干旱,作物蒸騰量是平時的1.
5倍。
農技站建議:早晚灌溉,避開正午高溫時段。 有農戶反映,噴灌后出現葉片灼傷現象。
專家解釋,高溫時澆水要避開葉片,直接澆灌根部。 “后晌的日頭毒著呢,澆地得趕早。
”趙縣老張分享經驗。 氣象預報顯示,這輪高溫將持續至大暑前后。 省農業廳已啟動抗旱應急響應,調配200臺移動噴灌設備。
但部分丘陵地區仍面臨灌溉難題。 邢臺沙河市農戶嘗試覆蓋秸稈保墑,效果待觀察。 省財政緊急下撥500萬抗旱專項資金。
“玉米最怕卡脖旱”,農藝師老王指著發黃的雄穗說。 保險數據顯示,去年高溫理賠案件中,63%是玉米絕收。 省氣象臺正嘗試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但云層條件不理想,成功率僅30%。
有農戶在社交媒體曬出開裂的田壟,觸目驚心。 農資店反映,抗旱劑銷量同比激增300%。
專家提醒:濫用抗旱劑可能造成土壤板結。 “現在澆一畝地,電費頂過去三畝。”衡水老李算著賬。
省電力公司承諾優先保障農業用電,但偏遠村莊仍有電壓不穩現象。 省農科院新品種試驗田顯示,耐熱品種減產幅度小15%。 可許多農戶還在種植傳統品種。
“種子錢是省了,收成虧大了。
”技術員小劉直搖頭。
氣象資料顯示,近十年河北7月高溫日數增加40%。 有老農嘀咕:“這天兒,往后怕是常態嘍。” 省里召開緊急會議,商討調整種植結構的可能性。
但改種大豆等作物面臨收購價和市場風險。
田間監測發現,持續高溫還誘發了玉米螟蟲害。 植保站連夜發放防治手冊,可部分農戶看不懂圖示。
“光發紙頂啥用?得來個人教啊!”邯鄲大嫂抱怨道。
專家預估,若高溫持續,全省玉米產量或受影響。 可具體損失程度,還得看未來十天有沒有有效降雨。
省農業頻道開通24小時抗旱技術熱線。 但不少老年人還是習慣找村里的“土專家”。
氣象臺最新預測,月底可能有次降水過程。 可遠水解不了近渴,眼下保苗才是關鍵。
有合作社嘗試滴灌技術,每畝投入讓散戶望而卻步。 “莊稼漢就盼著云彩能遮遮日頭。
”廊坊老周望著天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