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高溫“烤”驗
當前全市農業情況如何?
“吉時雨”智慧農業綜合服務平臺,能及時將各種農田信息傳輸到手機。
在邛崍天府現代種業園,幾個類似稻草人的機器人格外引人注目,它們便是“崍·見田”數智農業系統。該系統的田間微氣候監測與預測功能模塊,能實現對未來15天內微氣候的連續動態監測與預警,為精準補水提供有力支持。“通過這套系統,我們能實時掌握土壤濕度、空氣溫濕度等信息,從而精準判斷作物需水狀況。”園區技術人員介紹,假設在連續干旱條件下,該系統將提前預測干旱趨勢,及時啟動應急補水措施,通過滴灌、噴灌等方式,有效緩解干旱對作物生長的不利影響。
為應對高溫,邛崍市農業農村局也積極行動,組織專家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專家在現場告訴農戶,“應避開中午高溫時段,選擇清晨或傍晚澆水,避免田間積水引發根系缺氧;對蔬菜、果樹等經濟作物,可覆蓋遮陽網或稻草,減少陽光直射;適當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增強作物抗高溫能力。”
在大邑智慧農業產業園里,土壤濕度、空氣溫度、未來降水……得益于“吉時雨”智慧農業綜合服務平臺,能及時將各種農田信息傳輸到手機。同時,經過“吉時雨”智慧種田App分析處理后,農作物的長勢情況,土壤墑情、空氣濕度、溫度、風向等情況,都能通過App清晰、全面地掌握。
另一方面,大邑縣農業農村局也在積極行動,深入田間地頭,為農民“把脈開方”。“在種植板塊,派出專家和技術人員做好田間管理和病蟲害指導。同時,每天發布天氣預報及時提醒各經營主體做好防汛抗旱和高溫安全生產,確保農業生產平穩有序進行。”大邑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自7月14日起,成都市已啟動高溫期間重點農事季節生產核查工作,成都市農技總站先后前往簡陽市、金堂縣等地調研高溫期間農業生產情況,現場查看示范區水稻、玉米等糧油作物長勢,提前指導高溫期間大春作物農業生產。
成都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組織專家下沉一線,確保全市農業生產平穩有序,為秋糧豐收筑牢基礎。在這個氣溫直逼40℃的夏天,成都的田野里正悄然展開一場充滿智慧的“護綠行動”。
來源丨成都農業
編輯丨王秋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