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伏天7月20日開烤,總共30天比往年少10天。都說天數短了能涼快?可別被老黃歷騙了。
今年農歷六月廿六入伏,屬于晚入伏的“母伏”天。農諺講“晚入伏旱干田”,雨水少日頭毒,地里要遭干烤。“母伏悶”不是虛的,濕度能爬到90%,跟蒸包子似的。
成都周邊早有預兆,連續五天高溫預警,體感溫度突破40℃+。盆地里像扣了個大蒸籠,地面曬得能煎雞蛋,電動車坐墊燙屁股。對種地的老鄉來說,這波高溫高濕是雙重考驗。
玉米、大豆正拔節,葉子曬卷了可不行,得趕緊想招。山區果園要留意,果樹曬狠了落果多,得搭防曬網。平原菜地更麻煩,土曬得開裂,蔬菜根都要被烤焦。
老輩人傳下土辦法,割點秸稈鋪地里,能給根須遮陰保濕。但光靠老經驗不夠,科學澆水得跟上。
早上太陽沒冒頭、傍晚太陽落坡,這時候澆水最穩妥。
千萬別中午澆,冷水激熱根,莊稼反而要生病。大棚種植戶注意了,棚里溫度能竄到50℃,得趕緊通風。掀開棚膜兩頭,裝幾個小風扇,別讓苗子悶壞了。
搞養殖的鄉親更要上心,豬圈雞舍得降溫。搭涼棚、潑涼水,飲水桶里放點淡鹽水,別讓牲畜中暑。有人覺得中伏少10天,煎熬能短點,這想法要不得。
氣象數據擺著呢,2005年短三伏,川渝熱到44℃破紀錄。
今年副熱帶高壓太厲害,深夜都有32℃,相當于24小時蒸桑拿。
更難的是濕度大,汗水根本蒸不出去,人在地里干活容易暈。
我個人認為,伏天縮水不怕,就怕準備不扎實。現在趕緊檢查灌溉設備,水管、水泵該修的修,該換的換。
鎮上農技站這兩天在發防暑手冊,有空去領兩本。
家里備點藿香正氣水、綠豆湯,下地帶著草帽、水壺。
秋老虎大概率要厲害,伏天后期還得防高溫拖后腿。咱農民靠天吃飯,就得把天氣吃透,提前打算。
這波濕熱考驗雖難,但辦法總比困難多。眼下把澆水、遮陰、降溫這些事落到位,莊稼少遭罪。
至于三伏天到底咋應對,鄉親們有啥土辦法、新經驗?
不妨在評論區嘮嘮,大家互相取取經。
記住了,伏天縮水不怕,提前準備才是把式!最后再叮囑:明天就去地頭轉轉,該動手別拖延,莊稼等著咱護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