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毒化臺灣又出新招。據報道,臺教育部門已完成13篇“識讀中國威脅”教材,企圖通過黑教材歪曲歷史,煽動“反中抗中”,散播“臺獨”主張。
教材一直是“臺獨”分子處心積慮藏毒埋雷的工具。自李登輝上臺后,島內教育便開始“去中國化”。馬英九時期有過短暫的“課綱微調”,但也僅僅是在字詞上略微修改,比如把“日治”改成“日據”等。即便這樣的“微調”,“臺獨”勢力也無法容忍。在民進黨重新上臺后,教材“去中國化”愈發肆無忌憚。語文科中,顧炎武的《廉恥》、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等經典名篇被刪除;地理科中,明示暗示“臺灣地位未定論”;歷史科中,商周到隋唐2400年歷史僅以1600字草草講完……在處心積慮的操弄之下,今天的臺灣教育抽空中華文化的厚重底蘊,拒斥中華品德教育,稀釋中華文明的獨特性,可謂毫無靈魂。
以“教育流水線”污染青少年的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親綠”媒體大肆進行公共話語操控強化錯誤認知,“綠營”高官持續不斷通過講話散布謬論……“臺獨”勢力大搞洗腦,就是為了從根上培養“人造獨”,將臺灣人民徹底綁上“臺獨”戰車。臺灣《聯合報》曾刊文指出,30歲以下的臺灣年輕人已經不知道辛亥革命、黃花崗烈士,遑論秦皇漢武。有島內名人的孩子不知道孫中山和岳飛是誰,甚至有人認為臺灣在日本殖民統治之前是荷蘭統治時期,再往前全是石器時代。如此“不學無術”,何其悲哀!
“臺獨”分子機關算盡,但終究是抽刀斷水。臺灣文化從歷史、內容再到表現形式,都深深浸潤在中華文化之中,就算在受教育階段遭到了蒙蔽,但臺灣人寫的還是中國字,說的還是中國話,中華文化的感召力總會以各種“臺獨”勢力意想不到的方式讓民眾醒來。比如,大陸古裝劇在臺灣流行,吸引臺灣民眾自發組成粉絲團了解相關知識;比如,島內“00后”將使用簡體字,聽大陸歌曲作為一種時尚……說到底,一家人就是一家人,打斷骨頭連著筋,想人為剔除流淌在臺灣社會的中華文化基因,注定癡心妄想。
不信真理喚不回,不容青史盡成灰。無論“臺獨”勢力如何信口雌黃,悠久輝煌的中國歷史,舉世公認的發展奇跡,勤勞善良的祖國同胞,這些客觀存在所產生的吸引力都是無法抹殺無法阻擋的。在滾滾向前的歷史車輪面前,丑陋的“臺獨”勢力終將被碾為塵埃。
來源:長安街知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