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發現了肺結節,大多數人第一反應是恐慌,恨不得一下子看完網上所有的相關文章,然而……越看越心驚,越看越心里不確定:
怎么突然長了結節?
多大概率是肺癌?
我到底應該怎么辦?
讓我們一起相約“健康醫+益”科普直播間,本期主題:小結節也有大學問——正確認識肺結節
掃描海報二維碼或打開“綠色青浦”視頻號、App觀看直播↓
肺結節的判斷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每個人的情況也不一樣。肺結節不等于疾病,它只是描述肺內部的一種情況,就像給肺照了一張相,至于這張照片表明了什么樣的肺部問題,還要醫生來判斷。
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楊俊,和大家聊聊肺結節的正確認識。
直播時間:7月17日(周四)中午12:30
小青果
小青果將在直播后(約13:30)上架粉絲福利噢!打開“綠色青浦”APP或點擊文末“閱讀原文”,進入“粉絲福利”,點擊“有獎答題”,答對就可以抽獎啦!
悄悄告訴你,答案都在直播中~快來參與~
本期問題
問題1:為什么身邊查出肺結節的人越來越多了?
A.與技術發展密切相關,醫學影像越來越清晰。
B.與人群健康意識提高有關,體檢的人越來越多。
問題2:哪些人更應重視肺結節篩查?
A.年齡≥ 40歲
B.吸煙史≥20年,吸煙≥400支/年
C.戒煙時間<15年
D.有環境或高危職業暴露史(如石棉、鈹、鈾、氡等接觸者)
E.合并慢阻肺、彌漫性肺纖維化,或既往有肺結核病史者
F.既往患有惡性腫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
G.以上都是
問題3:復查CT最好在同一家醫院進行,這樣前后的影像資料更有可比性,能更準確判斷肺小結節的變化。這句話對嗎?
A. 對
B. 不對
直播專家介紹
楊俊,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青浦分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對于肺部感染、肺結節、慢性氣道疾病、肺惡性腫瘤及呼吸危重癥疾病等具有豐富的診治經驗。熟練掌握呼吸內鏡技術(支氣管鏡、EBUS-TBNA等)、呼吸內科各種有創操作以及機械通氣等技術。主持青浦區衛健委課題1項,參與省市級課題多項,以第一作者發表核心期刊論文6篇。曾連續三年榮獲青浦區衛生系統“業務能手”。
記者:朱菊花(名優基層)
編輯:李璨(名優)
責任編輯:李艷麗(首席)
終審:余民(首席)
轉載請注明來自“綠色青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