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青島影像,總會勾起很多老青島各種的回憶。透過一張張照片舊影,那個純真質樸的年代仿佛又迎面而來......
四十年前,法國攝影師阿蘭·勒·加斯穆爾在中國內地拍攝了許多日常生活題材的照片,這其中有六十余張拍攝于青島。憑借這些照片,也讓他獲得了1986年世界新聞獎“日常生活”類一等獎。
這些照片真實地記錄了那個年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無意間留下了島城八十年代的許多珍貴瞬間。透過這些照片,也看到了那個年代島城市民的日常生活。
對我們很多人來說,這些照片所記錄的或許是我們早已逝去的時光。那個逐步開放的八十年代,人們對改革開放的激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十年前的青島,原來我們的城市那時就這么美~
太有時代感的畫面,孚德廣告下,左邊的冰糕攤,右邊的茶水攤。
第二海水浴場漂亮的更衣室,當年這里一般人還不讓進。
第一海水浴場,鐘表樓下,沙灘上的游客。
第一海水浴場,剛建成的漂亮的更衣室。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沙灘海浪,一浴的沙灘上,不知留下了多少人的難忘記憶。
鐘表樓下的青島小哥,那個年代,啤酒肚不多,脫發的也少見。
鐘表樓下的漂亮更衣室
太陽鏡、遮陽傘,一位沙灘上休閑的時尚女士。
時光荏苒,四十年,照片中這幾位洗海澡的女士還好嗎~
海邊游玩的一家三口,這個溫馨的小童車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
如今只能在老電影、明信片或是一些老照片里呈現的美景。
四十年前的棧橋海濱,讓許多人無限遐思與懷念。
棧橋上不知留下了多少人的腳印
這里留下了數不清的故事,每個家庭里都少不了有它的照片。
棧橋上的照相攤位,連腳下的六邊形地磚,都似乎有一種親切感撲面而來。
碧海藍天,揚帆海上,這才是我們記憶中的青島畫面。
這里還保持著幾十年前的樣子,好像大壩加寬了。
中山路與膠州路附近,一位三輪車車主費力地拉著車輛前行。車上的孩子和車后推車的時尚女士,像是往即墨路市場拉貨的攤主。
名氣越來越大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場
即墨路上的眼鏡攤,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開始追求時尚美觀,當時很多年輕人都喜歡戴酷酷的太陽鏡。
壯觀的老教堂,漂亮的肥城路,可惜南側的老建筑已經全部消失。
曾經那些我們身邊熟悉的城市街景,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早已是發生了翻天巨變。時光從手縫中悄然溜走,那些逝去的老建筑、老街景,不知你是否還曾記得。看著那些曾經熟悉無比的記憶影像,當我們將時針再次撥回到溫馨的八十年代,每一張老照片的背后或許都有一個故事,都會勾起一段美好的回憶。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發布,轉載請注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