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技浪潮的驅動下,大模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不僅在醫療領域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技術革命,更深刻改變著多個細分行業的發展格局。
然而,在產業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同質化、落地難、通用能力不足、成本高等現實挑戰,尤其在高度依賴機器操控和海量信息數據分析的醫學超聲影像學領域,許多大模型產品仍局限于單一部位或特定病種的輔助診斷,難以滿足復雜臨床場景下的全流程智能支持的需求。
針對這些核心難題,近日,逸超醫療(ESI)在中華醫學會第三屆超聲青年醫師學術會議現場,正式發布全球首個超聲醫學通用大模型——Dolphin-V1.0。
據悉,這一超聲智能體由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牽頭,逸超醫療攜手海豚智能聯合研發。該成果的發布不僅標志著我國智能超聲的臨床應用實現了關鍵突破,更為“產學研醫”深度融合、協同創新提供了生動例證。
01
Dolphin-V1.0全球首發!采集速度提升200倍
醫學影像,是當前人工智能技術落地最為成熟的醫療場景之一。在超聲技術持續迭代升級的浪潮中,Dolphin-V1.0憑借四個核心維度的創新,不僅攻克了傳統超聲系統長期存在的性能瓶頸,更重新定義了行業技術標準。
具體而言,一是超高速數據采集。Dolphin-V1.0以基于千卡GPU大算力融合平面波超聲平臺,實現8G/S數據傳輸與25000幀/秒的采集速度,較傳統系統提升約200倍;二是智能人機交互。首次在超聲系統上實現人機雙向智能交互,通過語音指令、手勢識別及實時反饋系統,提升操作效率;三是影像增強系統。依托超寬頻帶與智能運算協同,顯著提升影像辨識度;四是高精度定量測量。組織硬度量程最高達1210KPa,為大模型提供寬域的生物標志物數據資源。
盡管當前行業里各色通用大模型的能力日益精進,但要想真正落地臨床,場景突破與數據攻堅仍是必須跨越的“最后一公里”。對此,Dolphin-V1.0已率先構建起數據壁壘,擁有一個覆蓋全身、包含超百萬例標注數據的多模態超聲數據庫。在算法創新層面,該系統采用SFT + R1混合訓練范式,成功實現疾病特征的跨模態關聯。
基于上述優勢,Dolphin-V1.0最終構建起一套從數據采集到臨床反饋的全周期AI訓練系統。更重要的是,Dolphin-V1.0能夠借助真實場景數據進行迭代升級,不斷優化自身性能,預計在兩年內可覆蓋80%的超聲診斷場景,成長為“可進化的超聲大腦”。
數據顯示,Dolphin-V1.0在小兒肺炎篩查、頸動脈斑塊風險預警、心臟射血分數預測等場景中,初步診斷準確率已超90%,并將隨著部署單位的增加繼續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其內置的“智能教學”模塊,可通過人機交互的方式實時生成操作指導、病例解析及模擬訓練。
逸超醫療創始人兼CEO勒斌強調:“Dolphin-V1.0的突破正是在于認知能力,其通過多模態數據自適應解析、深度學習,不斷升級迭代,可以模擬專家思維路徑,為臨床醫生提供動態、精準的診斷建議,有望改變超聲醫學的工作模式。”
據介紹,Dolphin-V1.0將部署于全球最快速平面波超聲設備ePascal東風系列機型,推動超聲影像技術從“影像輔助診斷”邁向“智能體診斷”的全新時代。
02
110余家三甲醫院攜手,MUSE-UA正式啟動
在此次學術會議上,除超聲智能體Dolphin-V1.0的全球發布外,還舉行了“超聲智能體多器官多中心醫工融合科研項目(MUSE-UA)”的授牌啟動儀式。
“MUSE-UA”是全球首個“超聲智能體”通用大模型項目,由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領銜發起,逸超醫療與海豚智能為其提供技術支持。
在此醫工融合科研項目中,全國110余家三甲醫院圍繞心臟、肝臟、腎臟、婦產、甲乳、血管等多器官關鍵臨床領域,開展大規模多中心研究,致力于探索這一全球首發的超聲通用大模型在醫學領域的深度應用與轉化,旨在顯著提升超聲醫學的精準性、效率性和可及性。
活動現場,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梁萍教授、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主任兼南京大學副校長鄭海榮教授等學會領導及常務委員親臨現場,為全國110余家三甲醫院代表授牌。
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介入超聲科主任 梁萍教授
“超聲智能體多器官多中心醫工融合科研項目(MUSE-UA)”授牌儀式
回顧超聲醫學的發展歷程,“MUSE-UA”作為超聲醫學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里程碑,它不僅標志著中國頂尖的超聲力量形成研究合力,推動Dolphin-V1.0超聲智能體的臨床應用與科研探索,向縱深發展,更為全球超聲醫學領域提供了可借鑒的智能化發展范式。
站在人工智能與超聲醫學“雙向奔赴”的起跑線上,“MUSE-UA”作為醫工融合的超級引擎,將以臨床價值為導向,圍繞“服務臨床、服務患者、服務科研”的核心定位,為超聲醫學的智能化革命注入動能,讓技術創新真正扎根臨床土壤、惠及萬千患者。
短期目標方面,“MUSE-UA”聚焦于“提質增效,規范診療”——通過加速推進超聲檢查流程的智能化升級,力求實現四大“實時”突破,顯著提升檢查效率,從而推動超聲質量向標準化、同質化發展,讓患者享受到更快捷可靠的診斷服務。
1. 實時比對:AI輔助快速匹配標準切面影像與當前檢查結果;
2. 實時診斷:智能識別病灶并提供診斷建議;
3. 實時報告:自動生成結構化報告初稿,大幅壓縮報告時間;
4. 實時質控:即時評估操作規范性與圖像質量并反饋。
遠期愿景方面,“MUSE-UA”將以“賦能科研,攻克難題”為方向,依托百余家三甲醫院構建的多器官、多中心聯網研究平臺,釋放更大潛力。
1. 加速精準診斷:通過海量真實世界數據訓練,讓智能體掌握復雜及罕見病的精確診斷能力;
2. 構建全景視圖:打破單一檢查局限,智能關聯 CT、MRI、檢驗報告等多維度結果;
3. 整合全球知識:篩選互聯網權威信息與最新研究,為醫生提供全面決策支持;
4. 破解臨床難題:成為疑難病例診療的重要輔助,通過多維信息分析為精準診斷提供關鍵依據,助力整體醫療水平提升。
03
“產學研醫”高效協同,實現閉環價值最大化
“MUSE-UA”項目啟動與Dolphin V1.0發布,所代表的不僅僅是技術的進步,更是醫學思維、診療模式乃至醫患關系的重塑。此次110余家三甲醫院的深度參與,將為研究提供了豐富數據與權威支撐。同時,在中華醫學會超聲醫學分會的引領下,逸超醫療、海豚智能也將其多年積累的研發成果,轉化為可復制的臨床工具,最終形成可持續創新閉環。
未來,“MUSE-UA”項目將以重塑超聲工作流程為支點,全面提升醫生效率與患者體驗;以統一質控標準為抓手,整體拉高全國診斷水平;以多中心大數據與AI協同為引擎,催生疾病診斷和預后評估的突破性科研成果;最終面向臨床一線,持續輸出攻克疑難疾病的智能化解決方案,實現“數據—算法—臨床”閉環價值的最大化。
超聲AI浪潮已至,超聲智能體這一里程碑項目,將為中國超聲醫學及整個醫療健康領域帶來深遠變革,值得我們共同期待。與此同時,作為超聲設備領域的領軍企業,逸超醫療也將繼續深耕人工智能賽道,以“AI+超聲”為主線,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構建覆蓋研發、生產、臨床與教育的全場景解決方案,在支撐Dolphin-V1.0實際應用效能的同時,也加速行業的智能化變革。
如果您想對接文章中提到的項目,或您的項目想被動脈網報道,或者發布融資新聞,請與我們聯系;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聲明: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業信息和數據,均由受訪者向分析師提供并確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