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網友開玩笑:“進去發現沒大夫,因為大夫也不愛上班。”
近年來,隨著心理健康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不少醫院陸續開設了“學習困難門診”(“不愛上學門診”)。
近日,陳女士(化名)在社交平臺發文稱,在當地的二甲醫院除了掛有“不愛上學門診”的牌子外,還掛出了“不愛上班門診”的牌子。
7月10日,該院工作人員確認該院的確開設了“不愛上班門診”。
10日,正在“不愛上班門診”值班的醫生——該院睡眠心理科主任岳利民。他透露,該門診是在患者建議下開設的。
該院睡眠-心理科主任、不愛上班門診負責人岳利民表示,“對上班和上學失去興趣,只是一種表象,背后的原因卻十分復雜。我們要做的是幫助患者找出具體癥結并針對性解決。除了情緒低落和動力減退,少數情況下也可能是器質性疾病導致的。”他表示,“我們要區別,有的時候,不是‘不愛’上班和上學了,而是‘不能’了,后面這種情況就要高度引起重視。”
據了解,“不愛上班門診”就醫的診斷流程和一般的精神心理學科相似。醫生先通過問診,了解患者近況,并進行心理和身體的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的可能;隨后對患者進行心理量表、植物神經功能(自主神經系統)平衡性以及體能測試;最后為患者提供合適的治療方案。
岳利民提示,如果只是因一時的抑郁情緒導致不愛上班,一般持續時間都較短,是身體在提醒我們要及時休息、保存恢復精力、調整狀態,在專業幫助下,一段時間都可恢復。
有網友開玩笑說:“進去發現沒大夫,因為大夫也不愛上班。”對此調侃岳利民回應稱:“網友說的情況不會出現。不過各種職業都會有倦怠感,我們工作中也一樣,或多或少、不同階段都存在,關鍵還是看個體的心理調節能力。”
網友熱議
網友紛紛評論:這不得搶個號?
還有網友風趣地表示:1個不愛上學、2個不愛上班,一家三口一起掛號,主打一個“齊齊整整”……
也有網友笑稱要用“魔法攻擊”互相傷害:掛號后開口第一句就是“醫生,你愛上班嗎?”
各位同仁,
您覺得有必要開設不愛上班的門診嗎?
“不想上班”到底是不是一種病?
平時工作倦怠是怎么調節的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來 源 / 華醫網
2026年衛生資格考試備考要趁早!華醫題庫更新快、功能全:視頻課程、海量題庫、精品模擬卷、晉高面審輔導一應俱全,更有每日免費刷題福利!點擊卡片,立即開啟高效復習!
*此處為課程推廣廣告
點擊上方卡片了解詳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