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之前,請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今年的高考季,兩個截然不同的身影闖進了公眾的視野。
央視點名表揚
湖北山村的“玻璃娃娃”田艷青,帶著成骨不全癥的枷鎖,在支教老師六年風雨無阻的陪伴中,以621分沖破命運,甚至還被央視采訪表揚。
圖片來源央視面對面
而湖南長郡中學實驗班的小凱,握著名校入場券,卻因沉迷手機、對抗父母,最終在575分的成績里流落街頭。
被趕出家門的小凱
一個在絕境中向陽而生,一個在坦途中迷失方向,為何同是青春考場,兩人的軌跡會如此不同?
玻璃娃娃感動全網
田艷青是湖北偏遠山區的一個女孩,從小患有“成骨不全癥”,俗稱“玻璃娃娃”。
田艷青
這種病讓她的骨頭異常脆弱,一歲多確診后,到十歲前就經歷了七次骨折,連簡單翻身都可能造成傷害。
由于疾病影響,她的身高定格在1米4,日常生活只能依賴輪椅和床,活動范圍局限在小木黑板周圍,這個先天性疾病就像是無法擺脫的牢籠,將她困在脆弱的身體和有限的環境里。
央視節目面對面
而田艷青的生命動力源于內心深處的渴望,這種內在驅動力來自對命運的抗爭和對善意的回報,支教老師袁輝連續六年風雨無阻地給她送知識,點燃了她的人生理想。
支教老師袁輝
她想成為像老師那樣的人,并立志考上武漢大學,“我多考一分,就是讓那些幫助我的人覺得他們的付出是值得的”,這句話體現了她純粹的信念,這股持續的熱情足以化解生活中的所有困難。
對田艷青來說,最關鍵的是人,袁輝老師連續六年徒步騎行來幫助她,為她打開了通往外界的大門;那所省重點高中不僅錄取了她,還給她母親安排了工作,讓她能安心學習。
圖片來源網絡
這些溫暖的人際關系,成為了她跨越困境的支撐,而田艷青用行動證明,每一次選擇都會在命運中留下痕跡。
她以中考790分、高考621分的成績,向原本可能黯淡的人生發起挑戰并取得成功,這個故事打動人心的不僅是分數,更是她展現出的頑強生命力。
袁輝和田艷青
即使被命運打壓,也要努力綻放,她的故事發出清晰而有力的回響。
被逐出家門的小凱
另一個人是小凱,他是個長沙男孩,家境優渥,父母為了讓他在名校長郡中學實驗班專心學習,特意在學校附近租了高檔公寓,每年花費近20萬。
小凱被趕出家門
他天資聰穎,身體健康,生活條件優越,被寄予厚望要考上名牌大學,但真正決定人生價值的不是外在條件。
有人能在狹小空間里仰望星空,也有人會在寬敞院子里自我封閉,關鍵還是看他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
小凱的父親
小凱的成長動力來自外界的持續施壓,而非自身的意愿,他生活在一個要求他必須考上985的家庭環境中,成績成為衡量他價值的唯一標準。
盡管他曾是年級前100的優等生,但這種外部推力始終未能轉化為他內在的學習動力,當壓力超過承受極限時,他開始通過沉迷手機和故意讓成績暴跌來進行消極抵抗。
小凱本人回應
這種“報復性擺爛”就像超負荷運轉的引擎最終還是會熄火,真正的動力需要發自內心,而外界強加的期待,隨時可能熄滅。
而且對小凱來說,手機是最重要的東西,這部手機原本是父母為了方便他付款和查資料而買的工具,也是他與外界聯系的橋梁。
圖片來源城市TV
但后來手機變成了一堵墻,把他和現實生活隔開,讓他整天困在小小的虛擬世界里,與此同時,他和父母的關系也變味了。
本該給予他愛和支持的親情,現在卻因為父母只看重考試成績,讓他感覺像被關在一間透不過氣的房間里。
圖片來源網絡
其實無論是手機還是父母關系,這些東西本身沒有好壞之分,關鍵看人怎么用:用好了能成為助力,用不好就會變成束縛。
小凱通過破壞性的方式發泄情緒,砸東西、寫遺書,其實是在用極端行為表達對父母理解的渴望。
圖片來源網絡
可惜這種錯誤表達方式導致他被趕出家門,外人評價小凱真的“不冤”并非冷漠,而是惋惜這個原本有前途的孩子為何走向自我毀滅。
兩種境遇,兩種選擇
當小凱在虛擬世界里用短視頻的碎片快感麻痹神經時,他或許從未想過,那些被揮霍的時光,恰是田艷青在輪椅上拼命追趕的分秒。
田艷青
小凱的父母并非不愛他,只是把“為你好”變成了枷鎖 ,他們會因為一次模擬考失利徹夜長談,卻從未問過他真正喜歡什么。
會為他支付高昂的補習費,卻吝于給一句“考砸了也沒關系”的安慰,這種錯位的關愛,讓親情變成了壓垮他的稻草。
圖片來源網絡
當父母發現沒收手機、斷網都無法拉回沉迷的兒子時,選擇換鎖的極端方式,實則是長期溝通失效后的無奈之舉。
兩個少年的人生答卷上,分數只是數字,藏在背后的,是對“為何而活”的不同回答,艷青在絕境里抓住每一縷光,小凱在坦途中親手熄滅了自己的燈火。
結語
田艷青與小凱的故事,從來不是“逆境必勝”或 “順境必敗”的對照,真正決定人生走向的,是能否在困境中錨定內心的方向,在順境里守住對成長的敬畏。
田艷青與老師
成長既要有內生的力量做底色,也需外界的關懷用對方式,愿每個孩子都能尋到為自己前行的意義,每份愛都溫暖成長的旅途。
參考資料
央視新聞——2025.07.14——面對面丨“玻璃娃娃”高考621分 身體的“禁錮”沒有擋住她的求學路
新京報——2025.07.10——高考575分“被趕出家門”,父母需聽見少年的喘息|新京報快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