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藝術 | 酒店 | 餐飲休閑 | 商業綜合 | 辦公空間 | 住宅
ELLE DECO設計廊致力于展示在中國落成的室內、建筑設計佳作,推動中國設計的發展。它依托同名網站與小程序,聯動《家居廊ELLE DECORATION》出版物及新媒體,成為設計師開放便捷的作品展示平臺,并可被全球25個版本同時看到,也是《中國室內建筑設計年鑒》的優先項目來源。
2025年,ELLE DECO設計廊全新升級,基于現有設計師社群,向全球傳播中國好設計。
投稿郵箱:
elledeco@hearst.com.cn
廣東 廣州 | 住宅 | 250㎡
劉暢
Nothing Design 創始人
Nothing Design設計的清遠頂層復式空間,循輕法式極簡的主線脈絡,拆除隔墻并置入旋轉樓梯,打造空間視覺焦點。卡地亞大理石島臺、洞石巖板與尖頂老木橫梁構成材質敘事;開放式衣帽辦公區通過矩形窗增強互動。白色基調下,老鋼窗引入流動光影,營造自然松弛的居住氛圍。
江蘇 | 蘇州 | 450㎡
陳可志 & 王華強
十合設計 聯合創始人、創意總監
十合設計為出身苗醫世家的熊姐打造的家,順應自然節律,摒棄繁飾,還原本真。撤去了原有院落里的亭子,靜謐的光影讓時間都緩慢下來;橫向敞廳模糊了功能邊界,使生活區域自在流動。空間中使用的深褐老榆木、素泥灰墻、溫潤松木、柚木原木及燒黑防腐木,皆取質樸溫厚之韻。家作為包容容器,承載松弛日常與情感對話,最終成就棲居詩意。
上海 | 住宅 | 260㎡
Eric Tsui
KWSD上海境物建筑事務所 創始人、設計總監
KWSD設計的上海濱江九廬住宅,在雙廳體系之下構建生活邊界。設計師破除原戶型回字形結構,在入口處以夾絹玻璃界定玄關,帶來更通透明亮的空間視覺感。家庭客廳銜接書房與臥室,燈光隨行營造私密過渡;模塊化設計貫穿空間始末,無論是幾何拼花石材,還是羊毛塊面及衛浴墨綠方磚,皆展現出精準設計與獨到美學。
上海 | 住宅 | 180㎡(建筑面積)
元秀萬
元秀萬建筑事務所 主創建筑師
元秀萬建筑事務所重塑上世紀80年代老宅,以幾何形態構建這座城鄉間一側臨河的“半島基地”。住宅由二層結構的主樓及一層輔房組成。主樓與輔房圍合出一個內向的庭院;門廳和輔房圍合出下沉庭院兼臨時停車空間;入口窄窗導風、臺階引光,層層框景實現城市與自然的敘事性對話。
深圳 | 住宅 | 108㎡
海東
JANE DESIGN簡意設計 主創設計師
簡意設計用混搭折衷主義筆法重構深圳龍華區住宅,以四層遞進關系,實現了動線和視線交疊與穿透。拆解客廳墻體植入折疊窗景與2.3米書桌,天地軸長虹玻璃門將南向光淬入暗廊。材料疊構帶來更多細節體驗:不銹鋼柜體折射光影,清水混凝土板淬煉材質張力,摩洛哥抱枕、非洲泥染布等旅行記憶于軟裝中敘事,借反差性材質共鳴居住者的人文軌跡。
江蘇 南京 | 住宅 | 100㎡
魏舒怡
南京由見設計 合伙人
由見設計通過破除風格標簽,打造獨具日雜感的秩序之家。L型廚房以黃磚半鋪與開放隔板強化煙火氣,島臺咖啡角作為美食延伸,兼具收納功能。客廳以蜂蜜色折疊門串聯綠植陽臺,物品多樣,卻自成秩序。書房骨骼線柜門與洞洞窗引光為景,而臥室奶白基調搭配木墻板,最終構筑承載溫度與個性的生活圖景。
吉林 | 住宅 | 180㎡
胡琳涵 & 莊弘毅
UnderRoof Shanghai 主創建筑師
由UnderRoof Shanghai在吉林打造的“第二住宅”,以城市度假屋為核心,重構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客廳以模塊化沙發為核心,結合壁爐、書架與茶臺形成觀影、閱讀、社交復合場景;樓梯被重塑為兼具動線功能與儀式感的雕塑體;臥室則通過折疊門實現休息與辦公模式自如切換。室內的溫暖材質與推窗可見的公園景觀,共筑松弛詩意棲居。
文 | 以西
編輯 | Han
圖片提供 | 各設計工作室
你是否從這幾個住宅中種草了設計靈感?暑假的宅家時光,有沒有想改造的沖動?你認為第二住宅是否有必要性?歡迎下方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想法,DECO將選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本新刊。
設計廊 | 上街去!在老建筑里找新樂子
梅雨季來了,是時候計劃一下晴天去哪兒“躺平”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