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40正青春 | 筆尖記錄,目光見證!致敬時代書寫者!(八)

0
分享至



編者按

當歷史的指針指向2025年7月15日,《山西經濟日報》迎來了創刊40歲生日。

猶記得,從創刊之初僅僅是四開四版小報的《山西經濟信息報》,到同年8月26日更名為《山西經濟報》,從1986年10月從“小報”升級為對開四版的“大報”,到1993年正式更名為《山西經濟日報》,“她”不再僅僅對信息進行集納、分類及簡單處理,而是發出自己強有力的聲音;

猶記得,從最初由四部門主辦,到1993年成為省政府機關報,再到2003年劃歸山西日報報業集團,“她”于變化中計深遠,完成自己破繭成蝶的蛻變;

猶記得,從1992年改革開放初期的《山西再涌開放潮》,到1997年的《漳電股票發行第一天》,到2005年的《運城要造飛機了》,再到2025年的《全民閱讀大會》,“她”用一篇篇精彩的稿件、一次次深入的調研、一場場精心的活動,持續傳遞著豐富的資訊、宣傳著市場的功能、助推著行業的發展;

猶記得,從早期的鹽業調查、汾河治理,到省內田間地頭、礦企車間,再到國外商務活動、展銷推介,經濟報人的腳步從省內各地走到了世界多國,并把最新鮮的資訊、最真實的動態、最前沿的觀察、最生動的故事,及時呈現給我們的讀者。新聞人踐行的“四力”,“她”給出了一以貫之的答案;

40年風云激蕩,40年筆墨春秋。在“她”40周歲之際,我們特別策劃“用筆尖記錄時代、以目光見證發展——40年見證《山西經濟日報》報道的力量”欄目,擷取40個具有時代意義的瞬間,聚焦每一個定格的光影,放大為山西經濟砥礪前行的注腳。讓我們以報為史,重溫那些改變山西的故事,致敬每一位時代的書寫者,更激勵你我,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續寫新的“晉彩”華章。

導讀

李影:在漫漫長夜里堅守和“發光” 陳劉鋒:在時代答卷上刻下永不褪色的注腳 劉業飛:向無數堅持創新的企業家致敬 歐志強:古村星軌下的堅守,創新而有意義 吳登明:跳出思維窠臼 實現跨界轉型 王媛:一葉向陽 與報同光
2020年



李影

在漫漫長夜里堅守和“發光”

當城市沉入夢鄉,山西經濟日報社4樓的燈光總在深夜里孤獨地亮著。

7月1日凌晨,時針滑過兩點,記者來到報社4樓,見到了要聞部夜班編輯李影,她和校對小聲討論稿件細節的聲音在寂靜中格外清晰。

“夜班的節奏總是很快。在漫長的黑夜中,我們需要保持十二分的清醒,因為一個標點的錯誤都可能影響巨大。”李影告訴記者,“打造一塊精品版面,必須對稿件內容、標題、版面布局進行全方位打磨。”

榮獲第三十屆山西新聞獎的2020年12月30日《山西經濟日報》1版就是例證。版面背后那個緊張而繁忙的夜晚,李影記憶猶新。

彼時,山西作為傳統能源大省,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如何以新聞版面精準呈現全省上下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如何將創新置于宏大敘事的核心地位?當天的值班總編將頭條稿件《書寫轉型發展的“山西答卷”》作為版面的“定星盤”。隨后,版面編輯李影以“深度報道+精煉短評+亮點圖片”的組合模式,讓這篇深度報道更具沖擊力。

“做精品版面,稿件是根基,標題是靈魂。”李影說,“如何讓大標題簡潔大方、醒目突出,讓小標題如利刃般劃開議題、層次分明,值班總編、夜班主任、編輯要反復修改。只有標題簡潔有力、一語中的,才能讓稿件‘立’起來。”

倒頭條位置,配發了時效性強的消息《我省全面實施安全生產約談制度》。

邊欄也并非配角,她精編的《太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邁上快車道》《運城首家名特優產品直營店落戶海南》等4條地域特色鮮明的消息,使整個版面搭配協調、信息量大。

編輯版面時的從容,非一日之功。從2013年由大同記者站調入總編室時的忐忑,到如今獨當一面的沉穩,李影將成長歸功于報社這片沃土。領導和同事毫無保留的“傳幫帶”,讓她夯實了業務根基;報社持續提供的專業培訓與交流平臺,讓她不斷汲取新知、精進技藝。

夜班的壓力與疲憊是常態,支撐她年復一年堅守的是那份在字里行間找到的歸屬感與價值認同——報社的培養讓她不斷成長,找到了工作的意義。

站在《山西經濟日報》創刊40周年的新起點,李影堅定地表示,未來,她將以更專業的態度、更嚴謹的作風,繼續為報社發展添磚加瓦。

她告訴記者,深夜報社的燈,早已超越了物理的照明,成為一種精神坐標——在信息碎片化、傳播快餐化的時代洪流中,總有一群“守夜人”,以如磐的定力、如火的熱情和如琢如磨的匠心,在版面上精耕細作。他們守護的,不僅是報紙的安全出版,更是新聞專業的尊嚴。

正是他們在寂靜長夜里的堅守,才讓那些關乎時代律動、發展大局的“山西故事”,得以在每一個清晨清晰、有力、溫暖地抵達讀者。

這,便是新聞工作者在平凡崗位上書寫的溫暖答卷——在漫漫長夜里堅守和“發光”。

山西經濟日報全媒體記者 呂游

2021年



陳劉鋒

在時代答卷上刻下永不褪色的注腳

2021年寒冬,正值山西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閉幕,會上提出的“一群兩區三圈”區域新布局,讓侯馬市委、市政府找準發展思路,隨即部署了打造晉南區域中心城市的戰略。

“我們嗅到了時代命題與基層實踐的共振。”時任山西經濟日報社副社長陳劉鋒回憶道。在報社選題會上,他拍板以“旱碼頭興衰史”為切口,解剖縣域經濟轉型的深層邏輯。這既是侯馬之問,更是資源型省份發力破局的縮影。

報道小組踐行著報社傳承已久的“駐村式采訪”傳統,在與扎根侯馬40年的侯馬市浙江商會會長林德標長談中了解到當地“26萬人口中浙商超3000人”的數據時,陳劉鋒敏銳地捕捉到“1%現象”背后的營商環境密碼。隨即他帶隊蹲點侯馬市新田路地下商城建設現場,記錄浙商連福東“打造地下商城樣本”的雄心從藍圖變為混凝土的全程。為呈現產業“含新量”,報道小組在正大制管車間守候3天,見證國內首臺F300大方矩機組投產時刻。

這種“腳底板下出新聞”的作風,源自他在《山西經濟日報》多年淬煉的職業基因。

陳劉鋒說:“面對典型報道易陷成就羅列的窠臼,報道以‘問題意識’開篇,引用老工人‘侯馬發展慢了!’的慨嘆,用危機感強化轉型敘事的張力,創造性地將市級‘1236規劃’與省級‘六個領域三個體系’高質量發展矩陣對接,以‘古今對話’鑄魂,挖掘‘晉國古都’與‘現代旱碼頭’的精神共鳴。”

這篇報道的采寫過程成為報社人才培育模式的生動注腳,老中青接力,平臺賦能。老將掌舵、中堅攻堅、新銳破壁,這種梯隊化作戰模式,正是報社多年發展歷程中形成的“新聞工匠孵化器”。

當老報人將泛黃的采訪筆記交給新人時,傳遞的不僅是調查方法,更是腳沾泥土、眼透本質的職業基因。

“一篇報道能成為城市招商手冊的slogan,是記者的榮譽。”陳劉鋒撫摸著2021年刊發《昔日“旱碼頭”的新自信從哪來?》的報紙,眼中閃著光……

3年后,當中歐班列滿載山西鐵礦粉與哈薩克斯坦大麥往返侯馬;當“洋貨碼頭”的玻璃幕墻反射出晉國紋飾;當侯馬“公園城市”的沙盤變成“十園一區”的實景,新聞人的筆早已化作城市發展的“刻刀”,在時代答卷上刻下永不褪色的注腳。

如今陳劉鋒擔任山西市場導報社社長,在《山西經濟日報》創刊40周年之際,他衷心祝福:“愿報社接力者永葆‘老筆桿’的赤子情懷,熔鑄‘新屏幕’的傳播智慧,讓每一篇報道既有深耕本土的泥土芬芳,更具觀照時代的思想鋒芒,繼續作山西高質量發展的瞭望者、記錄者、奮進者!”

山西經濟日報全媒體記者 歐志強

2022年



劉業飛

向無數堅持創新的企業家致敬

起初,太原恒山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不過是一家由十幾人創立的“小作坊”,在20世紀80年代悄然起步。然而,經過四十余載堅持不懈的技術革新,其生產的不銹鋼修磨機已在全球行業內聲名遠揚,遠銷韓國、俄羅斯等多個國家。

2022年8月,本報記者劉業飛撰寫的報道《這家“小作坊”如何走向世界》橫空出世,不僅為讀者揭開了這家企業從名不見經傳的“小作坊”成長為全球行業內知名企業的神秘面紗,更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企業蘊藏的深層價值。這篇報道在2023年榮獲山西新聞獎二等獎。

對劉業飛而言,這篇稿子的問世,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采訪,而是一次深度挖掘新聞價值的“掘進”之旅。

一次偶然的機會,劉業飛得知太原恒山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不銹鋼修磨設備竟被全球十大鋼鐵企業中的3家所采用。作為一名擁有近20年從業經驗的新聞人,他憑借敏銳的新聞嗅覺意識到,這是一個不僅在山西,甚至放在全國來說都很了不起的企業,盡管山西企業家大多低調內斂、不愛宣傳。

為了能在采訪中精準把握關鍵,挖掘出企業背后的深層故事,劉業飛在采訪前就做足了功課。他查閱大量資料,與行業專家深入交流,精心制定采訪提綱,并列出了20多個關鍵問題。隨后,他連續3天深入企業,與企業創始人、技術人員及普通員工進行面對面交流。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創始人袁文斌充滿艱辛與激情的創業故事、員工們在生產一線的默默奉獻、企業在技術研發和市場拓展中的探索與突破……每一個細節都成為他筆下生動的素材。

“我期望通過這篇報道,讓讀者看到小微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所能激發出的無限潛能,以及它們為推動經濟發展所作出的巨大貢獻。”劉業飛說,這家企業的成功,更是對無數堅持創新的企業家的鼓舞。

在談及對新聞事業的追求時,劉業飛的神情變得莊重而認真。他堅定地說:“我要做一名有溫度、有深度的記錄者,從選擇成為一名記者的那一刻起,我就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新聞行業面臨著諸多挑戰和變革,但劉業飛始終堅守著自己的新聞理想,堅持做有溫度、有深度的新聞報道。如今,他已經在報社工作15年,見證了報社從出版發行10000期到媒體融合等一系列重大歷程。在《山西經濟日報》創刊40周年之際,他衷心祝愿報社未來發展越來越好,并表示自己將不忘初心,繼續在新聞的道路上砥礪前行,不負眾望。

山西經濟日報全媒體記者 呂游

2023年



歐志強

古村星軌下的堅守,創新而有意義

在媒體融合浪潮中,傳統紙媒如何突破重圍?山西經濟日報社用一部部承載鄉愁的紀錄片給出了答案,不僅為自身發展開辟了新路徑,更為傳統媒體轉型樹立了標桿。

2023年春,第三十二屆山西新聞獎評選結果揭曉,山西經濟日報社選送的新聞紀錄片《汾城鎮》獲一等獎,這個沉甸甸的大獎有著不一般的意義。

自2022年起,山西經濟日報社以“留住記憶、留住鄉愁”為主題,組織人員深入山西20多個傳統村落,推出18集系列紀錄片,累計播放量突破2000萬次。

近日,記者對話山西經濟日報社全媒體農業新聞部主任、導演歐志強,揭秘這場文化傳承背后的創新實踐。

“我們不是在拍攝紀錄片,而是在與時間賽跑。”歐志強目光穿過玻璃幕墻望向龍城太原的萬家燈火。在他的鏡頭語言里,汾城鎮斑駁的城墻會說話,丁村古宅的雕花窗欞流淌著光陰的故事,而那些即將消失的農耕技藝,正在4K超清畫面中獲得永生。

“項目啟動時,我們只有5個人、一臺相機和一顆敬畏文化的心。”歐志強回憶。

2022年,面對資金短缺、技術薄弱等質疑,山西經濟日報社委會毅然投資購買設備,組建起老中青結合的攝制團隊。這一舉措不僅體現了報社對文化傳承的重視,更為報社的創新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攝制團隊以“一村一策”為原則,從111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中精選典型,圍繞“四個一”(遺址、村落、寺廟、非遺)構建敘事框架,用鏡頭記錄三晉大地的深厚文化底蘊。

“傳統村落是農耕文明的‘活化石’,但城鎮化讓它們面臨消亡風險。”歐志強表示。在得勝堡村,攝制團隊需在零下26℃的嚴寒中搶拍日出;在王化溝村,團隊成員幫村民扛蔥干活……“正是這些細節,讓紀錄片有了溫度。”他認為,鏡頭不僅要對準建筑,更要對準人物——如岳晚增60年堅守供銷社的信念、解玉霞講解元代觀音像時的熱淚等等。這些真實、感人的故事,讓紀錄片更加貼近觀眾,也更加深入人心,為報社的文化傳承事業注入了新的動力。

“我們打破了‘紀錄片=長視頻’的刻板印象。”歐志強告訴記者,系列紀錄片通過山西經濟日報社新媒體平臺分發,采用“主推平臺錯峰發布”策略,單集最高轉發量達60萬次。在岳家寨集市,攝制團隊用無人機穿越拍攝,意外觸發“尋找失聯無人機”的UGC互動,話題沖上本地熱搜。這些創新的傳播方式,不僅擴大了紀錄片的影響力,更為報社的新媒體發展探索了新的路徑。“這些實踐讓我和團隊掌握了短視頻時代的傳播密碼。”更讓他感慨的是,“報社的支持讓我們敢于突破——從長視頻敘事到碎片化傳播,從單向記錄到互動共創,每一次轉型都是媒體人技能的自我革新。”

在歐志強眼里,傳統媒體不是沒落,而是需要找到新的賽道。展望未來,他動情地說:“是報社領導的遠見與擔當,讓我們的鏡頭有了守護文明的力量。我期待山西經濟日報社能夠繼續發揚‘古村星軌下的堅守’精神,不斷探索媒體融合的新路徑,為文化傳承和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同時,歐志強祝愿報社在未來的發展中能夠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為傳統媒體轉型發展樹立新的標桿。

山西經濟日報全媒體記者 翟步庭

2024年



吳登明

跳出思維窠臼 實現跨界轉型

2024年3月30日,云南昆明,2024中國網絡媒體論壇頒獎典禮現場,山西經濟日報社、人民攝影報社社長吳登明雙手接過沉甸甸的榮譽證書。此次,山西經濟日報社選送的《在傳統村落里探尋“三晉文脈”》項目獲評“全國十大正能量傳播案例”,是我省唯一入選作品。

這并非山西經濟日報社首次在紀錄片領域獲獎。2023年,報社拍攝的以“留住記憶、留住鄉愁”為主題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中國傳統村落”系列紀錄片,榮獲山西新聞獎一等獎。

從省級獎項到國家級榮譽,耀眼的光環背后,是一場深刻的轉型探索,更是一次刀刃向內的自我革新。

當全國紙媒在轉型浪潮中艱難探索之際,2022年8月,吳登明帶領山西經濟日報社委會作出關鍵性決策:舉全社之力拍攝中國傳統村落紀錄片。這一決策基于雙重考量:其一,扭轉外界對山西“唯煤”的刻板印象,彰顯其作為五千年文明厚土的文化底蘊。其二,與其在技術短板處焦慮徘徊,不如將深耕四十載的文字功力轉化為影像敘事的獨特優勢,用文字厚度托舉影像表達高度。

經過系統梳理,報社將鏡頭精準聚焦于山西的核心文化資產——111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數量居全國首位)與619個中國傳統村落(數量領跑北方省份)。隨后3年,“留住記憶、留住鄉愁”系列紀錄片拍攝工作一路向前,在媒體融合的浪潮中成功實現了關鍵性轉型。

2023年8月,報社啟動了“留住記憶、留住鄉愁”的姊妹片——“鄉村振興·山西樣板”系列紀錄片的拍攝工作。“一古一今”的布局,帶動報社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隨著轉型之路持續拓寬,報社的合作與創新項目不斷涌現:與山西省鐵路護路聯防中心合作拍攝《走“晉”傳統村落》宣傳片,與方山縣委宣傳部聯合制作我省首部AI全流程微短劇《AI于成龍》……2025年,“2024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AI精品案例”征集展播活動結果出爐,《AI于成龍》入選該活動優秀作品名單,成為我省唯一入選作品。

著眼于未來,報社轉型發展的藍圖正勾勒出更富創新力的圖景:組建專門技術小組,探索“實景+AI”應用,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復原歷史場景;啟動傳統村落影像數據庫建設,為619個中國傳統村落建立系統完善的影像檔案,夯實北方漢民族文化基因庫的根基……

“當主流媒體人以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深耕三晉沃土,那些蘊藏在表里山河間的厚重文化積淀,終將成為激發巨大傳播能量的不竭源泉。”吳登明說。值此《山西經濟日報》創刊40周年,吳登明展望未來:一代代報人繼續以筆為犁、以鏡為眼,在時代浪潮中堅守初心。報社將以文化傳承為基、技術創新為翼,在融合發展中砥礪前行,讓主流媒體的聲音穿透時空,再創媒體融合的嶄新篇章!

山西經濟日報全媒體記者 翟步庭

2025年



王媛

一葉向陽 與報同光

幾天前,在繁忙的工作間隙,記者和山西經濟日報社太原記者站負責人王媛聊起了2025年4月23日至25日在太原市舉辦的第四屆全民閱讀大會。“時隔兩年再次回到文化領域,我覺得自己有了新的成長,下筆也有了新的感受。”王媛感慨道。

4月初,王媛接到了參與報道第四屆全民閱讀大會的任務。面對這個由中宣部主辦的國家級盛會,王媛感到既熟悉又充滿挑戰。這不僅是太原記者站的重要任務,也是她時隔兩年后再次深度接觸文化領域的報道。

她迅速行動起來。

4月11日,《山西經濟日報》開設《培育讀書風尚、建設文化強國——聚焦第四屆全民閱讀大會》專欄,由王媛采寫的開欄綜述《縷縷書香浸潤美好三晉》在頭版刊發。她在這篇綜述里飽含深情地寫道:“當晨光掠過圖書館的玻璃幕墻,當暮色染紅農家書屋的木質書架,無數個平凡的靈魂正被文字點亮。因為閱讀,讓三晉的美好不止于表里山河,更在人間煙火,在思想的光芒里永恒綻放。”

閱讀大會期間,王媛的報道全面鋪開。她采寫了呈現大會首日盛況的全景式報道《書香三晉、“閱”動晉陽——第四屆全民閱讀大會在太原掀起閱讀新高潮》,概述我省校園閱讀空間情況的《讀書正當時、書香滿校園——我省校園閱讀空間觀察》,大會宣傳報道收官之作的《“閱”表里山河、“讀”盛世華章——第四屆全民閱讀大會綜述》……

廣泛聚焦論壇、閱讀推廣、重讀經典、名家講壇、榜單發布、展覽展示等多個方面,點面結合,亮點紛呈,她用一批有深度、有溫度、有廣度的報道圓滿完成了任務。

大會首日,王媛在“重讀趙樹理”讀書分享會現場遇到了省圖書館宣傳推廣部主任劉鵬飛,他帶來一個好消息:王媛采寫的《縷縷書香浸潤美好三晉》一文被選入由國家新聞出版署主管、中宣部機關服務中心(信息中心)主辦的中國全民閱讀網“第四屆全民閱讀大會”專欄,是我省唯一入選的稿件。此外,這篇稿件還被澎湃新聞、文明山西、省文旅廳、太原市文旅局等多家官方網站轉載,受到大會組委會和媒體同行的廣泛贊譽。

時光荏苒,光陰如箭。2003年,王媛初入山西經濟日報社,成了文化部的一名記者。此后的20年間,她深耕文化領域,在文學、文藝、美術、文博、考古、出版等方面深入挖掘,采寫出一批有質量的文化類稿件,多次獲獎。

2023年,在報社新一輪的工作調整中,王媛來到太原記者站擔任負責人。工作范圍從一個點擴展到一個面,領域更寬廣,內容也更繁雜。然而,她內心始終懷揣著對文化的熱愛。

“我是一個‘文化人’。”王媛告訴記者,從文化部到太原記者站,她走到了更加接地氣的崗位。這兩年里,她撲下身子,采寫了多篇有影響力的稿件,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了《山西經濟日報》在太原的影響力。

“《山西經濟日報》40歲了,早已成為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我愿做這棵大樹上一片向陽的葉。”王媛的眼中閃爍著溫柔而堅定的光芒,“在年輪的流轉中與報社共呼吸,在春華秋實里與同仁同成長。我期盼著,每一縷照耀報社的陽光都能折射出自己生命的翠綠與金黃——既融入大樹的葳蕤生機,又綻放屬于一枚葉片的璀璨光芒。”

山西經濟日報全媒體實習記者 姚雅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山西經濟日報 incentive-icons
山西經濟日報
指導全省經濟工作的重點媒體
21210文章數 6997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洞天福地 花海畢節 山水饋贈里的“詩與遠方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庆县| 工布江达县| 若尔盖县| 西平县| 开原市| 蕉岭县| 辉县市| 红安县| 新龙县| 陈巴尔虎旗| 黄陵县| 柳林县| 女性| 革吉县| 炎陵县| 云阳县| 绵竹市| 都匀市| 若尔盖县| 额敏县| 喜德县| 华坪县| 台北县| 茶陵县| 玛多县| 牡丹江市| 兴安盟| 兴海县| 景德镇市| 大埔区| 海宁市| 乐山市| 昌宁县| 盐边县| 自贡市| 湄潭县| 全州县| 达尔| 江津市| 西吉县| 宣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