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簽約啟新篇 產學研合作促振興
7月11日上午9時,福建農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未來技術學院(海峽聯合研究院)院長、民革省委會副主委秦源教授、鄭平副教授帶領“‘鳳梨新韻’赴漳浦臺創園與臺企鳳梨基地科技”實踐隊(以下簡稱“實踐隊”),來到漳浦縣大南坂鎮人民政府參加福建農林大學未來技術學院與大南坂鎮人民政府產學研合作基地共建簽約儀式。漳浦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林燕軍,大南坂鎮黨委書記戴鵬毅,副書記、鎮長林曉斌出席活動。
作為學校“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的重要站點,實踐隊隊員全程參與簽約儀式,通過記錄會議要點、整理合作資料,將理論知識與基層實踐相結合。此次簽約不僅是校地攜手的里程碑,更成為實踐隊深入鄉村、服務產業的起點,他們將以“科技助農”為己任,在田間地頭踐行青年擔當。
多方致辭明方向 聚焦產業與科技融合
大南坂鎮黨委書記戴鵬毅致辭,他強調鄉村振興產業建設至關重要,產業振興科技支撐不可或缺。本次合作正是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的重要一步,也是推進校地產學研深度融合,以黨建引領協同發展的生動實踐。將聚焦共筑產業高地,共育人才沃土,共塑紅色理念三個方面。
圖為大南坂鎮黨委書記戴鵬毅致辭
秦源教授致辭,她提到國家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鄉村要振興科技必先行。作為以“農科”為特色的高校,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是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次合作正是福建農林大學落實“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的深刻實踐。“鳳梨新韻”實踐隊正是學校“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的具體體現,隊員們將帶著專業知識下沉基層,助力當地鳳梨、百香果產業升級。她認為大南坂鎮種植鳳梨百香果的基礎扎實,潛力巨大。結合雙方優勢,本次合作將從科技賦能產業升級,平臺共建創新驅動,人才共治智力下沉,黨建引領協同發展等方面展開合作。
圖為福建農林大學秦源教授致辭
授牌與培訓同步 科技知識下沉田間
隨后在眾人的見證下,簽字儀式順利進行,雙方展示合同。并由秦源教授為大南坂鎮新民村、漳浦覺岸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福建閩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授牌。
圖為秦源教授為漳浦農業企業及村鎮授教學科研實踐基地牌
最后的大南坂鎮黨員培訓課上,由秦源教授,鄭平副教授與實踐隊員代表胡玉明分別介紹鳳梨和百香果新品種選育、高效栽培技術以及不同種質資源特性相關知識。
圖為實踐隊員胡玉明宣講
深入企業探實踐 校企聯動謀產業升級
會后,秦源教授帶領實踐隊與漳浦覺岸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邱昭豪展開深入座談。座談會上,實踐隊員結合專業知識積極發聲。針對企業提到的鳳梨馴化難題,實踐隊員顧微拿出提前繪制的鳳梨生長周期圖表,指出不同生長階段可能遇到的氣候適應性問題,并建議結合當地氣象數據優化種植方案;談到自動化設備的使用,實踐隊員王狄分享了一些農業自動化領域的前沿案例,為設備升級提供了新思路。
圖為實踐隊員胡玉明宣講
覺岸公司負責人邱昭豪介紹,企業已開展鳳梨馴化近6年,實踐隊員認真傾聽,并不時記錄要點,還針對品種改良、設備升級等問題提出具體建議,結合專業知識設計簡易病蟲害監測記錄表,方便農戶日常操作,這一建議得到了企業的認可。
秦源教授對實踐隊的表現表示肯定,她提到:“‘鳳梨新韻’實踐隊是校地合作的橋梁,隊員們既為企業帶來新鮮思路,也在實踐中錘煉了本領。福建農林大學將持續通過‘三下鄉’活動,讓更多青年學子扎根鄉村,用科技助力漳浦鳳梨產業高質量發展。”(葉一)
圖為實踐隊與覺岸負責人邱昭豪合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