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耿悅曦 記者 于露)今年7月,由南京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指導,南京大學石榴籽育人工作室主持的“雨花斑斕”科普實踐團暨“瑞華筑夢”暑期實踐團,啟航青海開展系列科普實踐調研工作。
團隊融合南大優勢學科前沿科研成果與青海地域特色,原創精品科普課程,深入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開展科普實踐活動;深入青海海南州光伏基地、青海理工學院調研“蘇青合作”樣板;深入訪談一線教師、學生,就西部民族地區信息素養與科學素養教育現狀等開展系列調研。
7 月 7 日,南京大學-海南州科普教育合作共建活動啟動儀式。南京大學向海南州教育局授牌“南京大學‘石榴籽’科普教育共建單位”,向共和縣高級中學授牌“南京大學‘石榴籽’科普教育實踐基地”,正式開啟跨地域教育協作的新模式。未來,以實踐基地為依托,雙方將進一步構建“南京大學-海南州”學生成長共同體,打造協同育人新范式。
南京大學秉承“以學生成長為中心”的核心理念,在資助育人領域構建起以“雨花斑斕”能力賦能為核心、“七彩暖心”物質保障為基石、“社會協同”資源整合為延伸的全域覆蓋、全程貫通、全員參與的發展型資助體系,已助力4000余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破繭成蝶”。
本次實踐團的成員們曾在“雨花斑斕成長計劃”的資助下走出困境,如今,曾受助的學生以科普實踐展現發展型資助“賦能—反哺”的獨特張力。
實踐團成員基于南大學科優勢和前沿科研成果,融合青海地域特色,精心原創設計了9門科普理論課、2門科普實踐課,累計開課40余節。課程內容覆蓋文理工醫,包含計算機科學、化學、生物學、大氣科學、電子科學、心理學、國際關系等8個學科。
教學實踐之余,實踐團隊聚焦西部民族地區信息素養與科學素養教育發展現狀,開展系列調研。
未來,團隊將持續精準對接海南州稟賦優勢,量身定制科普精課,推動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智慧平臺,用青春講好南大故事、講好民族團結的故事,為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提供南大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