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華盛頓,一份機密文件引爆全球輿論。根據皮尤研究中心和路透社同期民調,近82%的中國受訪者對中美關系“極度悲觀”,美方新國防戰略成為輿論爆點。五角大樓已將中國大陸視作唯一“迫在眉睫”的軍事威脅,阻止中國統一臺灣被列為美國軍方首要戰略目標。
戰略報告引發的連鎖反應
2025年春天,臺海局勢陡然升級。美媒《華盛頓郵報》率先披露的《臨時國防戰略指導意見》長達九頁,內容直白、態度激進。文件由美國防部長赫格塞斯親自簽署,在五角大樓內部傳閱后流出,旋即成為全球焦點。
報告提出,美軍需將戰略重心進一步轉向印太地區。文件中寫道,俄烏戰事、伊朗局勢等被列為“次優先事項”,唯一“步調威脅”是中國大陸統一臺灣。美國計劃將有限兵力從歐洲逐步收縮,俄烏戰場交由北約承擔,而印太成為美國軍事投送的“主戰場”。
五角大樓的調整并非空中樓閣。2025年5月,美國B-2隱形轟炸機抵達印度洋迪戈加西亞基地,美日澳法“拉佩魯斯2025”聯合軍演在菲律賓海上演,F-35隱形戰機頻繁起降。美國航母打擊群在南海、東海高強度巡航,甚至在臺灣東部舉行“遠海打擊”演練。每一次部署都通過衛星、社交媒體被實時捕捉,全球屏息以待。
日本、臺灣被推上前線
新戰略的最大亮點,是對亞太盟友安全責任的重新定位。赫格塞斯訪日期間,宣布駐日美軍升級為美日聯合司令部,從“支援”轉為“主導”,未來任何突發事件都由聯合司令部直接指揮。日本防衛省迅速響應,2025年上半年采購F-35B戰機與高超音速導彈的軍費撥款創新高。
臺灣被推上更前沿的位置。美國要求臺北將國防預算提升至GDP的10%,遠超美日韓等傳統盟友,甚至高出冷戰時期的美蘇軍費比例。美方對臺軍售清單中,隱形戰機、海馬斯火箭炮、“死神”無人機等高端裝備接連曝光,價格居高不下。
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對臺灣出口商品加征32%關稅,公開將“增加軍費、購買美制武器”作為減免關稅的條件。臺灣地區財政壓力驟然增加,臺北市民間輿論陷入焦慮。島內媒體披露,軍費擴張導致教育、醫療等社會預算大幅縮水,引發多方爭議。
中美互信跌至冰點
機密文件曝光后,中美輿論場迅速炸裂。2025年3月30日,《環球時報》發表社評,直指美國“零和博弈思維”正拖累全球和平。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連續兩日就此表態,強調“堅決反對一切干涉中國內政的行徑,臺灣問題不容他國染指”。
社交媒體成為輿情放大器。微博與抖音熱搜榜上,#美國遏制中國#、#臺海軍演#等話題數度登頂。大量網友轉發南海、臺海美軍行動照片,評論區情緒由疑惑轉向憤怒。網友回顧1970年代尼克松訪華、克林頓訪華等歷史片段,感慨“中美蜜月期”徹底終結。
2025年4月,中國大陸在臺灣海峽舉行“海峽雷霆2025A”大規模演習,百余架戰機、數十艘艦艇高強度巡航。央視、新華社全程直播,畫面中,殲-20、055驅逐艦、052D編隊列陣,展現中國應對挑戰的能力。演習結束后,解放軍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罕見強調“任何外部勢力膽敢干涉,必將付出代價”。
美國國會則陷入激烈辯論。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公開力挺新戰略,稱其“遲來的清醒”;民主黨則警告此舉將分散美國在歐洲與中東的戰略資源,增加全球誤判風險。北約秘書長6月初發出警告,認為臺海局勢已成為全球最危險的“灰犀牛”,任何擦槍走火都可能引發不可控后果。
印太成新冷戰主戰場
2025年6月,國際權威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發布的《2025亞太安全態勢報告》指出,印太地區軍費增長率創下十年新高。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部署規模自1997年以來首次超越中東,美軍在關島、夏威夷、澳大利亞北部等地新建補給基地,常駐兵力提升至冷戰后最高水平。
日本、澳大利亞同步跟進。日本防衛省宣布,將在沖繩、南西諸島新設三處反艦導彈基地,澳大利亞在北領地加速部署“忠誠僚機”無人機與美軍協同演練。韓國雖未公開表態,2025年4月悄然批準追加軍費預算,強化對朝鮮半島及周邊海域的監控。
東盟國家普遍感受到區域壓力。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直言:“區域安全正在被大國對峙所綁架。”印度、越南、印尼等國紛紛提升本國國防預算,強化海上力量,以應對可能的“區域外干預”。
臺海成為全球關注的“火藥桶”
國際金融市場同步波動。2025年5月至6月,臺海局勢緊張引發亞太股市劇烈震蕩。臺灣加權指數單日最大跌幅達6.3%,日經225指數連續四周下挫,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預警升級。摩根士丹利分析報告直言,任何臺海突發事件都將對全球科技供應鏈造成沖擊,甚至改變國際制造業版圖。
國際媒體密切關注局勢走向。英國《金融時報》、日本《朝日新聞》、新加坡《聯合早報》都在頭版頭條跟進解讀。歐美智庫持續發聲,警告“灰帶行動”(即非全面戰爭但高度緊張的行動)可能成為新常態。
北約與東盟多次呼吁中美克制。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6月公開表示,臺海任何誤判都可能引發全球連鎖反應。東盟國家則多次召開特別會議,呼吁維護臺海現狀,防止局勢失控。
和平共處的最后一絲幻想破滅
中國國內民眾的情緒在短時間內發生巨大轉變。大量調查數據顯示,2025年6月,超七成中國受訪者認為“中美關系已不可逆轉地走向對抗”,對和平共處的信心降至歷史低點。社交媒體上,“自強”“備戰”成為熱詞,討論重心從對美國的不滿轉向對國內自主創新和國防建設的支持。
臺灣島內同樣風聲鶴唳。臺灣地區2025年5月社會民調顯示,52%的受訪者擔憂兩岸軍事摩擦影響日常生活,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對未來經濟前景“極度悲觀”。島內輿論分化明顯,部分媒體支持“抱美抗中”,部分則喊出“理性對話、兩岸和平”的口號。
美國社會的分歧也日益顯著。2025年6月,蓋洛普民調顯示,56%的美國受訪者支持加大對華遏制,34%擔心由此引發新一輪冷戰。美國主流媒體對拜登、特朗普政府在對華政策上的“強硬路線”進行了多角度反思。
五角大樓報告后的世界
六個月內,臺海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緣政治熱點。五角大樓的機密戰略報告不僅改變了美國對華政策,也讓全球看清了遏制戰略的底牌。無論是亞太地區的軍備競賽,還是全球金融與產業結構的震蕩,信任的裂痕已經不可彌合。
中美兩國未來是否有緩和空間?目前所有權威預測都不樂觀。臺海“灰帶行動”或將成為新常態,全球大國進入長期博弈周期。和平,不再是某一方單方面的善意即可維系。每一次軍事演習、每一項經濟制裁、每一輪輿論高潮,都是全球格局重塑的推動力。
五角大樓的機密報告,就像一面鏡子,讓全體中國人認清了現實——對美國的最后一絲和平幻想,已經消失在歷史的回聲中。
參考資料:五角大樓的機密報告,打破了中國人對美國,最后一絲和平幻想
2025-03-31 12:04·第一軍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