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夏天的風從來不缺故事,這一次,26歲的喬什-奧科吉成為了主角,黃蜂等到最后期限才裁掉他,770萬美元的合同說沒就沒,主角挺冷靜,球迷卻不淡定,畢竟這事擱誰身上都得有點感慨,19歲首輪20順位進聯盟,7年下來,跑了三支隊,最后在自由市場成了“待崗后衛,命運轉折就這么發生在一紙官宣之間
先說說黃蜂的操作,這波不急不慢,堪稱標準的“擺爛球隊做派,明明可以7月1號就決定的事,愣是拖到16號才動手,目的其實也不難猜,本來還想看看市場會不會有人吃進奧科吉,或者有沒有更合適的交易順手捎帶,結果等到最后,還是選擇直接裁掉,給了他一絲希望又親手關上了門,770萬美元的保障合同沒落到他兜里,黃蜂也省下了一筆空間,看起來理性,其實也挺冷的
再看奧科吉自己,他這賽季在太陽和黃蜂合起來打了40場,數據說不上驚艷但也不算糟糕,場均7.1分2.8板1.2搶斷,命中率44.3%,三分34.8%,最起碼比他生涯平均(29.9%)提升了不少,防守還是招牌技能,3D的味道越來越足,就是進攻端沒有太大突破,說白了就是好用但不頂用,放在一個正缺拼防守、輪換陣容的隊里或許能有位置,但要指望他成為主力甚至翻身賺大合同,難
這里插一句,聯盟現在后衛市場競爭有多卷,看看今年自由市場就知道了,克里斯-保羅、威少、比爾(買斷在即),這些大牌都在找下家,奧科吉這樣的角色球員,就更難搶到機會,尤其是他的類型——防守型后衛,聯盟不缺,真要挑,還得看有沒有球隊愿意為他開個口子,畢竟數據不是特別亮眼,投射也只是合格線,真要拼,他得靠態度、體能、還有點運氣
說回黃蜂這邊,其實他們的選擇沒啥問題,球隊重建,工資空間寶貴,奧科吉不是非賣品,留著占名額,放走還能靈活操作,唯一遺憾就是,770萬的合同本可以成為他職業生涯的一個“緩沖墊,現在全沒了,這對一個防守型藍領來說,確實挺難受,NBA就是這樣,講究即戰力和上限,誰都可能一夜之間成為棄子
說個細節,奧科吉的成長曲線其實挺勵志的,剛進聯盟那會,他三分幾乎不會投,生涯初期命中率還不到三成,這兩年硬生生練到了將近35%,算是很努力了,防守端更不用說,臂展2米13,彈跳1米07,標準的“工具人身材,但NBA不是單靠努力和體測數據就能混下去的,戰術適配、球隊需要、輿論風向,全都能影響命運,這次被裁,就是“青訓苦工典型的現實模板
問題來了,奧科吉能不能再找到新東家,站在懂球人的角度看,答案是“有可能但不容易,一方面,他的類型在季后賽球隊里還是有點需求,遇到防守型輪換短缺時,說不定哪隊就簽個底薪試試,另一方面,自由市場上同類型的競爭對手太多,真正想賭他一把的,可能更看重“更便宜“更年輕或者“更有潛力的選項,他現在26歲,說年輕也不算特別年輕,說老也談不上,正卡在不上不下的位置
球迷看這事,多少有點唏噓,畢竟首輪20號秀,按理說混個穩定輪換沒啥問題,結果7年跳了三隊,出場416場,場均6.3分3籃板1.2助攻,怎么說也算合格的角色球員,但NBA就是這么殘酷,位置多但上限有限,一旦碰到球隊換血、空間調整,藍領就是第一批被清洗的對象,這也不是奧科吉一個人的問題,看看這些年多少首輪秀最后都“漂流到了邊緣,除了極少數熬出來的,大部分都成了工具人、流浪漢,甚至提前退役
再退一步說,黃蜂裁人不是頭一回,這支隊伍擺爛文化深入骨髓,管理層一有機會省錢、騰空間,絕不會手軟,奧科吉這次只是恰好趕上了時間點,換成別人也一樣,唯一不同的,可能是他還沒來得及在黃蜂證明自己,就被寫進了“裁員大名單,這多少有點讓人無奈
最后,展望一下奧科吉的前景,個人覺得他不會就此消失,畢竟聯盟還是有球隊需要防守藍領,特別是到賽季后半段,輪換短缺、傷病頻發時,這種類型的球員就能派上用場,但想咸魚翻身,基本沒戲,底薪、雙向合同都可能,關鍵是他得抓住有限機會,把三分和防守都頂到極致,這才有希望留在NBA,否則很可能就得考慮去歐洲或者CBA闖蕩了
一句話總結,奧科吉的NBA路還沒走到頭,但未來只會更難走,這就是聯盟的現實,也是每一個工具人球員都要面對的命運,誰能在夾縫中生存,才是真正的贏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