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本應是一片淳樸的凈土,干部們理當一心一意為村民謀福祉。可現實中,個別村干部違規吃喝的行為,卻像一顆老鼠屎,壞了鄉村和諧發展的一鍋粥。這種行為不僅浪費集體資源,損害干部形象,更寒了咱老百姓的心。今天,就來給大家講講,怎么識別村干部違規吃喝,又該如何舉報。
揪出違規吃喝的 “狐貍尾巴”
公款吃喝
:這是最常見的違規吃喝形式。有些村干部可能會通過各種不正當手段,把私人吃喝費用算到公款里報銷。比如說,他們會偽造項目資金等專項工作經費支出明細,將吃喝費用混入其中;或者把休假、探親、旅游等非公務活動,偽裝成公務接待來報銷;還有的會假借交流工作、考察調研、招商引資等名頭,實際上就是去大吃大喝。另外,以會議、培訓、辦公用品等名義列支、轉移餐費,或者用無公函、偽造公函、“一函多餐” 等方式吃請,也都屬于公款吃喝的范疇。像黔西南州安龍縣篤山鎮王院村黨支部書記劉某某,就通過虛造報賬資料、虛增會議費等手段套取辦公經費 7000 余元,用來支付村干部違規吃喝費用,最終受到了嚴肅處理 。
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宴請
:一些有求于村干部的村民、村里企業老板,可能會請村干部吃飯。要是村干部接受了這類宴請,很可能就會在涉及這些人利益的事務上,難以保持公正。比如在村里項目承包、土地流轉等事項中,做出偏袒的決策。
違規超標準、超范圍公務接待
:按照規定,公務接待有明確的標準和范圍。但有些村干部不把規定當回事,接待時菜品過于豐盛、酒水過于高檔,或者把與公務無關的人員也納入接待范圍,大肆吃喝,造成集體資金的浪費。
借吃喝搞 “小圈子”
:個別村干部熱衷于拉幫結派,通過組織飯局,和一些人搞 “小圈子”、團團伙伙。這種行為嚴重破壞了村里的政治生態,在村里事務決策中,可能會因為小團體利益,損害大多數村民的利益 。
舉報有門,讓違規者無處遁形
電話舉報
:很多地方都設有專門的紀檢監察舉報電話,比如 12388,這是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統一舉報電話。還有一些地區,像贛縣區紀委監委的舉報電話是 0797 - 4441365、0797 - 12388 ,大家可以通過撥打這些電話,向相關部門反映情況。打電話時,要盡量清晰、準確地說明違規吃喝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涉及人員以及大致情況等關鍵信息。
網絡舉報
:各地紀檢監察部門的官方網站,一般都有專門的舉報入口。比如,信豐縣紀委縣監委的網絡舉報鏈接是http://jiangxi.12388.gov.cn/ganzhoushi/xinfengxian 。另外,一些地方還支持通過微信公眾號舉報,像上猶縣紀委監委,關注其微信公眾號后,點擊 “舉報投訴” 就能進入舉報專區 。網絡舉報時,要詳細描述違規吃喝事件經過,最好能附上相關證據,如照片、視頻、消費票據等,增強舉報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來信來訪舉報
:可以將舉報材料郵寄到當地紀檢監察部門。例如,信豐縣的來信地址是縣政中心 A 棟 109 室縣紀委縣監委信訪室 。要是覺得郵寄不放心,也可以親自前往紀檢監察部門的信訪接待室反映情況。在撰寫舉報信或者當面反映問題時,要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證據材料準備齊全。
其他舉報渠道
:有些地方還會通過當地政務服務熱線等渠道,接受群眾對村干部違規吃喝等問題的舉報。大家可以留意當地政府發布的信息,了解更多舉報方式 。
在舉報時,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能為了舉報而歪曲事實、編造證據。同時,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避免因舉報遭到打擊報復。只要大家齊心協力,積極監督舉報,那些違規吃喝的村干部必將無處遁形,鄉村也能重新回歸風清氣正,真正實現健康發展。
#村干部 #違規吃喝 #鄉村治理 #舉報方式 #黨風廉政
(素材源于網絡,僅供參考,侵刪)
曉農音
知曉天下,傳播農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