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詹姆斯·古恩打造的新版《超人》(Superman)正在全球各地熱映。雖然海外票房不算一飛沖天,但美國本土的票房還是十分了得,一舉創(chuàng)造了影史超人單角色電影的最佳開畫。然而,票房飄紅的同時,美國社會因為該片而引起的分歧意見也甚囂塵上。
“舊超人”反對古恩“移民說”
事情的起源,恐怕是導演詹姆斯·古恩的一番超人“移民說”。他在跑宣傳時,接受了英國《泰晤士報》的采訪,坦承在他心目中,超人克拉克·肯特是“一個來自其他地方而生活在美國的移民”。很快,這一說法在美國社交媒體上引來右翼人士的高度不滿。美日混血男演員迪恩·凱恩(Dean Cain)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質(zhì)疑古恩的這一說法。
迪恩·凱恩和特麗·哈徹主演的劇集《新超人》曾在1990年代風靡一時。
現(xiàn)年58歲的迪恩·凱恩之所以會在近期受訪,原因在于他正是電視劇版《新超人》(Lois & Clark: The New Adventures of Superman)中的超人扮演者。該劇由1993年至1997年在美國電視網(wǎng)播出,1998年暑假曾被譯制引進到中國電視熒屏,成了不少中國觀眾尤其是70后、80后的美劇啟蒙。
政治立場上,迪恩·凱恩一度是美國民主黨的擁躉,不過近年來轉而力挺特朗普,是現(xiàn)任美國總統(tǒng)在好萊塢的忠實擁護者。談到最新版的電影《超人》,他表示雖然影片還沒看過,但導演古恩的發(fā)言讓他十分擔心這部電影拍得過于“覺醒”,換句話說,也就是過于左傾。
“好萊塢要把超人變得多覺醒?迪士尼要把白雪公主改到什么程度?他們?yōu)槭裁匆蠒r代去改變這些經(jīng)典角色?”凱恩表示,“對于超人而言,它本該代表‘美國式的真理、正義’。現(xiàn)在他們卻放棄了這一說法,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好主意。在我看來,如果你想創(chuàng)造一個新角色,那就去創(chuàng)造。但超人一直都代表著‘真理、正義和美國之道’。說起來,美國之道對于移民是非常友好的,但這不代表沒有規(guī)則。你不能進來就說,我想要擺脫美國的所有規(guī)則,我想讓這里變得更像索馬里。那是行不通的,你來這里,就是為了要離開索馬里不是嗎?而且,我們也必須要有限制,不可能讓所有人都來美國,不然我們的社會就要完蛋了。”
對于熟悉超人歷史的觀眾而言,迪恩·凱恩這位“舊超人”所說的“真理、正義和美國之道”,正是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各種超人影視作品所一貫宣傳的口號,甚至可以說是超人的價值觀。不過,到了新版《超人》,華納宣傳時的用語已由“真理、正義和美國之道”,改為“真理、正義和人性之道”。去掉“美國”,一詞之差,引來保守主義者的反感也是可以預料的結果。
當然,追溯超人真正的歷史,就會發(fā)現(xiàn)情況其實并非總是如此。
從激進革命家到愛國者再到新移民
歷史上,第一部超人連環(huán)畫由杰里·西格爾(Jerry Siegel)撰寫故事,喬·舒斯特(Joe Shuster)繪圖,出版于1938年的DC公司漫畫雜志上。最初那些故事里的超人,與如今的影視形象大有區(qū)別,用漫畫作家兼歷史學家馬克·韋德(Mark Waid)的話來說,那就是“一個不留活口的超級英雄,自己制定法律,用拳頭來執(zhí)行,時不時還用他邪惡的笑容和猙獰的目光恐嚇他的敵人,并且從中獲得快感。他根本不是什么超級警察,而是一個超級無政府主義者”。
早期漫畫中,超人的敵人大都是罔顧勞苦大眾的資本家或無良政客。
確實,翻看最早的那些超人漫畫故事,他的對手包括有罔顧工人安全的黑心礦主,有惡性競爭的建筑業(yè)巨頭,有操控媒體的無良政客。也難怪有人表示,1938年的超人,根本就是一位左翼革命家。《超人:終極指南》(Superman: The Ultimate Guide)一書的作者馬修·曼寧(Matthew Manning)就曾解釋:這樣的設定,其實源自兩位作者的出身。西格爾和舒斯特同為猶太裔美國移民的后代,又同在經(jīng)濟大蕭條時期長大,“顯然是對于社會上種種不公感到無比沮喪的年輕人,希望能借助筆下這個角色來表達他們的關切,為受壓迫者發(fā)聲”。
此外,專門研究美國漫畫史的德州大學歷史系學者保羅·赫希(Paul S Hirsch)也曾在作品中介紹過,早年的美國漫畫行業(yè),主要就是由那些在正規(guī)創(chuàng)意領域很難找到工作的邊緣人所支撐起來的。“這些猶太人、移民、有色人種、女性作者無法在麥迪遜大道上的廣告公司里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生活》雜志也不會找他們來撰稿。最終,他們都在漫畫行業(yè)有了用武之地。這些人中很多都是激進分子、非主流人群,包括DC的創(chuàng)辦人也是如此,他們都是新移民,在紐約長大,同情左派人士。”
情況發(fā)生轉變,超人變得不再那么激進,主要還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按照赫希的說法,“戰(zhàn)爭情況下,美國的移民和少數(shù)族裔開始改變自己的政治意識,他們比過去更希望能被視為愛國者,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融入當時的美國社會。而且,戰(zhàn)時政府開始實行紙張配給制,如果作品太過激進,讓政府感到不安,也許就拿不到可以印刷漫畫的紙張了。”
“二戰(zhàn)”之后,美國很快又迎來了極度右傾的麥卡錫時代,國會公開指責漫畫乃是誘惑青少年犯罪的萬惡之源,出版商被迫自我閹割,主動施行行業(yè)審核制度。從這時候開始,漫畫故事里的超人不再像過去那樣對現(xiàn)實世界中的腐敗勢力深惡痛絕。取而代之的敵人,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外星生物,隱喻的自然是冷戰(zhàn)下的各種敵對政權。
粗粗回顧完這段歷史,就可知道那句“真理、正義和美國之道”,根本就不是1938年開始的漫畫作品的原創(chuàng)。它第一次出現(xiàn)是在上世紀40年代初“二戰(zhàn)”背景下的《超人》廣播劇中。就此,超人背上了愛國者的身份,與最初漫畫原作中他的世界公民的形象背道而馳。
1950年代,喬治·里弗斯飾演的超人樹立了愛國者的形象。
到了上世紀50年代,這一口號又出現(xiàn)在電視劇版《超人》(Adventures of Superman)里。喬治·里弗斯飾演的超人甚至還會在每一集的片頭,站在美國國旗的前方。不過,到了2006年上映的電影《超人歸來》(Superman Returns)里,這句美國觀眾耳熟能詳?shù)目谔枺呀?jīng)出現(xiàn)了小變化:片中的《星球日報》編輯詢問超人是否仍然代表著“真理、正義和所有這些東西”?口號里的“美國之道”被模棱兩可的詞取代,當時就曾引來不少批評的聲音。而到了2021年,DC正式將這句口號更替為“真理、正義和更美好的明天”,同樣立即引來美國保守派的抨擊。
新版《超人》的主人公不再像以往的超級英雄那樣受人膜拜。
今年的新版《超人》,光從劇情上來說,政治隱喻并不明顯,也完全談不上有什么左翼精神。不過,在如今美國社會嚴重割裂的大背景下,僅是超人座右銘的再次變化,僅是導演接受采訪時的只言片語,就已能引來美國保守派的口誅筆伐,也不算是什么新鮮事。
除了“舊超人”迪恩·凱恩,同樣還沒看過影片的福斯新聞臺的格雷格·古特菲爾德(Greg Gutfeld)和杰西·沃特斯(Jesse Watters)等主持人也在節(jié)目中批評了這部影片。后者甚至嘲笑說,大衛(wèi)·科倫斯韋飾演的超人,斗篷上應該寫上大大的MS-13字樣——那是來自薩爾瓦多的移民在美國組成的黑幫團伙的名字。
詹姆斯·古恩塑造的超人克拉克·肯特是一眾美國移民的一員。
對于這些意見,之后的洛杉磯首映禮上,古恩在接受《綜藝》采訪時表示,自己對保守派的批評并不在意,因為對那些人根本就“沒什么好說的”。他還補充說:“我認為這就是一部關于超人的電影,一部關于善良的電影,我想這是每個人看完之后都能體會到的。”
而導演古恩的弟弟、在片中扮演麥克斯·洛德一角的肖恩·古恩則在紅毯上表示,哥哥的言論遭到部分人的批評,這很正常,因為這正是這部《超人》想要表達的主題。“我們熱愛美國的移民。沒錯,超人就是移民。美國人向來支持來到這里的移民,如果你不喜歡這一點,那說明你根本就不是美國人。反對移民的人,反對的其實正是美國之道。”
特朗普的“超人”執(zhí)念
不難看出,導演的“移民說”引來大量意見,也和特朗普政府如今施行的大力打擊非法移民的政策脫不了干系,而現(xiàn)任美國總統(tǒng)此時自然也不會甘心置身事外。上周,美國白宮社交媒體賬號特意發(fā)圖,將特朗普P成了超人的樣子,而配上的文字標題正是全文大寫的:“希望/真理的象征。正義。美國之道/超人特朗普。”此舉很快引來反對他的網(wǎng)民的嘲諷和二度創(chuàng)作。
白宮蹭電影《超人》熱度的貼文引來不少嘲諷。
事實上,特朗普對于超人,長期以來就有某種執(zhí)念。1996年他的50歲生日派對上,就專門讓人準備了超人主題的蛋糕。派對在他自己的特朗普大廈里舉辦,請了400多位賓客,配合《超人》電影主題曲,超人蛋糕被推到舞臺上。大蛋糕上,有用紙板做成的特朗普人像,身穿的就是超人的衣服,只不過胸前的S標記換成了美元符號,背后則是他名下的各種摩天大樓。
特朗普50歲生日派對上的超人主題蛋糕
到了2016年競選總統(tǒng)期間,特朗普不光在接受采訪時自詡為“超人總統(tǒng)”,而且還在時報廣場上豎起過一塊巨型廣告牌,讓他扮成超人的樣子。當時為這廣告牌宣傳攻勢買單的是創(chuàng)辦了美國電子企業(yè)康耐視的猶太裔富豪羅伯特·希爾曼(Robert Shillman)。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我還是孩子時,超人就是我的偶像,因為他代表著真理、正義和美國之道,就像唐納德·特朗普一樣。”
不久之后,特朗普如愿以償入主白宮,而他的狂熱支持者,也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創(chuàng)作、發(fā)布各種特朗普cos超人的圖片和視頻。他的兒子小唐納德·特朗普在2017年時,也在個人社交媒體上自行PS了一張仿照《時代》雜志封面的圖片,讓父親當上了大胡子超人。
小唐納德·特朗普將他的父親PS成大胡子超人。
2020年,特朗普感染新冠后住院,數(shù)日后又高調(diào)復出。按照媒體的說法,他原本設想的出院方式是在媒體鏡頭前撕開正裝襯衫,露出下面的超人T恤,以展現(xiàn)自己的力量。最終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他還是放棄了這一噱頭。
特朗普推廣比特幣交易卡時的宣傳畫面
不過,這一經(jīng)典畫面還是被特朗普用在了別的地方。2022年年底,特朗普宣布進軍NFT市場,計劃發(fā)行比特幣交易卡。配合宣傳的視頻里,他cos了經(jīng)典的超人姿勢,撕開襯衫,露出里面的超人服裝,而且眼睛里還射出兩道激光來。“美國需要一個超級英雄!”這是他當時的說法。與此同時,他的團隊也推出了一款特朗普超人圖案的T恤衫,呼吁支持者購買。
2024年,特朗普推出的選戰(zhàn)團隊照片。
2024年8月,正在努力爭取再次入主白宮的他,在網(wǎng)上推出選戰(zhàn)圖片,將自己和副手萬斯等都PS成了漫畫超級英雄的樣子,而他cos的當然還是超人。
新版《超人》中的大反派萊克斯·盧瑟
事實上,對于超人形象一往情深的特朗普,要論關系的話,可能恰恰相反,不是和超人,而是和超人的對手——漫畫及電影里的大反派萊克斯·盧瑟的關系更加緊密。按照漫畫家約翰·白恩(John Byrne)的說法,1986年DC漫畫請他創(chuàng)作漫畫《鋼鐵之軀》(The Man of Steel),重啟這一超級英雄人物。在古早《超人》漫畫中,反派萊克斯·盧瑟的設定是瘋狂科學家,而這一次,約翰·白恩因應時勢,將他改造成了黑心富豪的人設,當時參考的原型之一就是房地產(chǎn)做得風生水起的特朗普。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