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早上6時多,王羽匯入向廊坊北站涌去的人潮。7時01分,G8821次列車準時發車,1個小時23分鐘后到達天津西站。
王羽,廊坊市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京廊城際項目副總經理,天津姑娘,主要從事TOD(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模式)商業綜合體設計及招商工作。她的公司距離廊坊北站走路10多分鐘,從她家到天津西站只需乘坐一站地鐵。
每周六,她都會從廊坊回到天津。這次回來,她除了陪陪家人,還帶著任務——拜訪一些天津的商戶。
“廊坊北站的南廣場、北廣場及周邊的商場、公寓、寫字樓、酒店等TOD項目都是我們設計修建的。目前,商場主體建設已完成,預計2027年年初開業運營,現在處于招商階段。”王羽告訴記者,她最近對接了30多家京津冀商戶,其中好幾家來自天津。
在王羽看來,這些距離機場、火車站、地鐵站3至5公里,車程5至10分鐘的TOD項目是未來商業綜合體發展的趨勢。“我們通過連廊及涵洞設計,使火車站周邊各地塊建筑與交通樞紐無縫銜接,實現5分鐘進車站,出門即城軌,將樞紐與城市功能進一步融合,實現‘站產城’一體。”談到自己設計的廊坊北站TOD項目,她打開了話匣子。
從業20余年,王羽從普通設計師做到了管理層,經手了十幾個TOD項目。回顧來時路,她感謝曾經那個奮不顧身的自己。
2004年,王羽大學畢業后去了房地產公司上班。2019年,房地產市場下行,她萌生了去杭州打拼的想法,但話剛冒頭兒,就遭到了父親的反對:“家里有吃有喝,跑那么遠干嘛!”
夢想和熱愛在那個時候占了上風,她還是背著行李上了飛機。“那時候太拼了。”王羽回想起在杭州的那幾年,感嘆道:“我兩年多拿下了16個項目,每周出差兩三次。”
正是那時候的拼搏,使她在圈子里小有名氣。2022年,廊坊市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為廊坊北站項目找到了她,由此,這個身份證120開頭的天津姑娘開始了津冀通勤的雙城生活。
“G8821次列車是去年12月開通的,在此之前,我都是打獨享順風車往返津冀,用時跟坐城際差不多,但費用比火車貴一倍多。”王羽說,“把大鐵(城際鐵路)當地鐵坐”的大有人在,她身邊就有好多朋友跨城通勤。
她給記者舉了個例子,以此佐證跨城通勤的人數之多。“從天津到廊坊或北京的火車票,早晨的最難買,尤其是周一,好多通勤的人買不著到北京的票,就買到廊坊的,上車再補票。我都是提前一個禮拜買。”她說,現在交通四通八達,早晨在北京,下午到天津,晚上坐高鐵回廊坊,“一天跑三城”不是夢。
王羽喜歡搭乘早班的通勤列車,有時會碰見熟悉的通勤者——有個長發姑娘習慣在車上吃早餐;還有個喜歡穿西服的精神小伙兒常跟同伴計算著能否在早上9時前趕到單位順利打卡……“雖然不總在一個車廂,但也碰見過好幾次。”她說。
和這些通勤者一樣,王羽早已習慣用這1個多小時“熨平”兩座城市的距離。“我家住在洪湖里,到了天津西站,基本就算到家了。天津人的這頓早點,得留著回家吃。”王羽細數著她的早餐“心頭好”——煎餅果子、老豆腐、鍋巴菜、炸糕……
在采訪結束前,王羽給記者展示手機里的一款天氣類App(應用程序)——兩個常設的定位,一個是廊坊,一個是天津。“其實看一個就夠了,京津冀‘同城化’,連空氣質量指數都差不多。”她笑著說。(記者 寧廣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