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資訊零部件采供一步到位
全球汽貿網資訊,據首席執行官Mitsuya Kishida透露,日本電產株式會社(Nidec Corp.)正在打造一款幾乎完全“中國制造”的電動汽車電機,以幫助豐田汽車公司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競爭。
(圖片來源:汽車新聞)
電產總裁Mitsuya Kishida表示,這款電動軸電機(E-axle)中約99%的原材料和零部件來自中國。他在上周的一次采訪中說,制造這款集成電機“極其艱難”。
電產開始為豐田的電動bZ3X多功能車供應電機。該車于今年3月上市,起售價約為11萬元人民幣(15,350美元)。據豐田發言人透露,該車目前銷量約為20,000輛。
該款車是首次使用此電機的豐田汽車,是豐田努力扭轉其在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命運的一次嘗試。使用大部分中國零部件使公司能夠降低成本,并有助于降低最終車輛的售價,這對于在亞洲國家激烈的汽車市場競爭是必要的。
這款新電機也旨在重振電產的業績。其盈利能力不佳且股價下跌,正引發投資者的不滿。
Mitsuya Kishida表示,在過去五十年里,這家精密電機制造商曾通過收購75家公司尋求增長,并運營著約250家工廠。他于2024年接任最高職位,并在今年早些時候宣布了一項重組計劃。
他在中國山東青島一家新工廠的開業儀式上說:“在我們尋求大幅增長營收之前,我們必須控制好當前的業務并建立更高效的結構。”這家工廠生產家用電器的電機、壓縮機和電子產品,它將兩個來自不同業務部門的舊設施整合在一個耗資1億美元的新制造中心內。
Mitsuya Kishida表示,重組可能包括出售一些業務,并稱此舉將改善公司在股東心目中的形象,并有望提振股價。
根據日本財務省的數據,今年前五個月,日本對華新增凈投資增長約3%,而去年的增幅約為6%。
豐田是另一家逆勢而行的公司,該公司于4月宣布在上海為雷克薩斯品牌新建一家工廠,據報道該投資額約為20億美元。Mitsuya Kishida表示有信心電產也能在該項目上合作,并指出公司已經向豐田供應各種其他汽車零部件。
本次合作凸顯跨國車企在華戰略的深度轉型。電產以99%本土化率打造電機,既降低了豐田制造成本以應對價格戰,也折射出中國供應鏈的技術成熟度。值得關注的是,中日企業正逆勢加碼投資——豐田新建雷克薩斯工廠、電產整合青島生產基地,這與近期部分外企收縮中國業務形成反差。其背后邏輯在于:中國新能源市場的規模與迭代速度已不容忽視,即便面臨激烈競爭,深度本土化仍是參與游戲的必要籌碼。這種“以本土供應鏈服務本土市場”的模式,或將成為跨國車企在華生存的新范式。
(編譯:全球汽貿網 Luc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