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家族內部的糾紛出現了新的動態。
一方面,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們提起了法律訴訟;另一方面,有細心的觀察者發現,她所控制的多家“娃哈哈”關聯企業,已經悄然完成了名稱變更。
這些企業的共同特征在于,原本名稱中包含“昌盛”的字樣,現在統一更改為“宏勝”,并且幾位兄弟的名字也從股東名單中移除。
?——【·公司更名背后的深意·】——?
最近,宗馥莉掌控下的多個原娃哈哈體系內的企業陸續更名為“宏勝”。不僅如此,“娃哈哈”品牌的整套生產系統也被整合進了這個新品牌之下。
這種操作類似于將寶貴的資產如廠房、土地與“娃哈哈”這一知名品牌進行隔離管理。
從長遠角度來看,即便未來家庭成員之間因為財產分配問題訴諸法庭,娃哈哈的核心業務依然能夠穩定運行,不會受到過多干擾。
除了母公司層面的名稱調整,一些帶有“娃哈哈昌盛”標識的制造基地也同步更改了名稱。
“昌盛”這個詞,實際上是由宗慶后的兩位弟弟宗繼昌和宗繼盛的名字各取一字組合而成。如今,這些制造單位統一更名為“宏勝”。
這樣的改動意味著宗馥莉正在明確地與其叔叔輩劃清界限。
自此之后,外界很難再將這些工廠與宗慶后兩位非婚生子女聯系在一起,宗馥莉通過此舉清晰表達了她的立場。
目前,娃哈哈所有的制造環節均由她個人掌控,并且相關業務已全面納入“宏勝”體系下,可以說她在布局上占據了絕對優勢。
后續的發展也印證了這一點,她事先做出的準備確實極具前瞻性。
在宗慶后離世后,其兩位非婚生子女試圖爭取家族資產的部分權益。但他們顯然低估了宗馥莉的決心,后者毫不留情地切斷了他們的利益鏈,令這對兄弟無論是在公眾輿論還是商業競爭中都遭遇重創。
除了上述行動外,宗馥莉在應對這場家族紛爭時還祭出了殺手锏。
她果斷關閉了18家曾為娃哈哈提供代工服務的飲料廠,而這些工廠正是與宗繼昌、宗繼盛兩家存在密切合作關系的“榮泰系”企業。
過去,每生產一瓶飲品,宗繼昌和宗繼盛便能獲得0.4元人民幣的加工費用。
隨著這些工廠的關停,等于是斬斷了他們最主要的經濟來源,猶如砍掉了搖錢樹。
為了穩妥起見,宗馥莉還主動聯系全國范圍內的經銷商,要求他們與宏勝重新簽訂銷售協議。
這樣一來,整個分銷網絡就被牢牢抓在了她的手中。對于宗繼昌兄弟而言,在市場上東山再起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盡管如此,還有一個棘手的人物讓宗馥莉頗為頭疼,那就是兩位弟弟的母親杜建英。
?——【·宗馥莉的果斷決策·】——?
上世紀90年代初,杜建英被宗慶后親自招入娃哈哈工作。兩人雖未正式結為夫妻,卻育有一子一女。
起初,杜建英負責運營沈陽娃哈哈榮泰食品有限公司。到了2024年,該公司負責人變更為宗馥莉。
自2004年起,宗馥莉正式加入娃哈哈以來,她與杜建英很少再一同出現在公開場合。事實上,這背后反映的是娃哈哈管理體系逐步完成的新老交替。
大約在2010年前后,杜建英逐漸淡出管理層,而宗馥莉則開始接手公司最關鍵的一些管理工作。
然而,這次交接過程并不完全順暢,也為當前娃哈哈面臨的挑戰埋下了隱患。
幸運的是,截至目前為止,杜建英名下的大部分工廠要么已經被關閉,要么已被并入宏勝集團。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