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是人類在追求美的過程中永遠熱潮的話題,每年對于顏值的形容詞也層出不窮。
不過,你知道人類顏值的進化歷史嗎?人們是怎么樣一步步進化到現(xiàn)在的樣子的?一起來隨我看看吧~
NO.1
一千年,臉小一次
我們的臉每一千年就會縮小1%-2%!如今當下盛行的精致小臉,看來是基因在推波助瀾。
在我們進化的過程中,面部的骨骼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最明顯的便是我們的面中變得平滑,牙齒縮小并且后縮等。
臉部變小很大程度上和我們的飲食變化有關(大的改變都離不了吃),火種的發(fā)現(xiàn)和利用讓人類學會了烹飪。
圖片出自Karl Bryullov
食物加熱后變得更加容易食用也更衛(wèi)生,人類在吃上面所耗費的時間也變得與來越少,研究怎么吃上花的時間卻越來越多。
《人類簡史》一書中曾指出,黑猩猩咀嚼生肉每天要花費五個小時,而人類吃的熟食,每天一個小時就夠。
牙齒整體后縮和大小縮小,我們的面部發(fā)生了一次“美”的進化。
古人猿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吃食時需要牙齒反復拉扯,牙齒在多次使用中變得更加堅固也更大,我們的頜骨就會變粗,咬肌也會增大。
圖片出自James Sant
在未進化的古人那個時候,健碩的牙齒和寬大的頜骨意味著強大和健康,小印猜測那個時候估計是以牙齒大為美。
細嚼慢咽和少吃堅硬咀嚼力度大的食物,真的會讓我們的臉變小!
NO.2
暴力極大促進顏值進化
打架也能讓人像美進化?其實這個美是被迫的。
人類在進化的過程會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xiàn)爭奪和暴力。手用來打,最易暴露的臉用來被打。
長期的進(打)化(斗)過程中,施力方會朝著有助于打斗進化,比如手部進化到可以握成拳,肌肉骨骼系統(tǒng)變得發(fā)達;
有些地方則朝著盡量減少傷害的方向發(fā)展,比如被擊打的首要目標——臉,比如朝天的鼻孔容易受傷所以慢慢演化出鼻骨來分擔面部的脆弱。
《生物學研究》雜志指出,南方古猿的臉部最堅硬之處也是在爭斗過程中最容易受擊打并受傷的地方,包括下顎、顴骨、鼻梁和眼眶骨架等。
?
圖片出自Arturo Ricci
為了減少受傷,人類的面部在暴力中不知不覺的開始進化。
他們的下顎開始后縮,長度逐漸出現(xiàn)了縮短的趨勢,凸起的眉弓骨變得趨于平坦,而硬度與強度增加,眼眶骨架增大。
圖片出自Edward Hughes
不難看出,我們現(xiàn)在的面部骨骼也是這樣的趨勢,只是文明社會中暴力的次數(shù)變少,所以通過暴力來顏值進化也顯得不太合規(guī)。
暴力所產(chǎn)生的顏值進化也影響著現(xiàn)代人的審美,高鼻梁和大眼睛一直是被大家夸贊的五官之一。
NO.3
高顱頂可不是一蹴而就的
要知道我們?nèi)祟愵佒翟谶M化的過程中,頭骨的改變不可沒。
天仙姐姐就擁有著教科書般的優(yōu)質(zhì)頭骨。
我們的頭骨在這幾千年也在默默的進步著,從扁平的頭頂進化出了圓潤的頭骨。
從側(cè)面來看,古人類的頭骨更像是一顆檸檬:又長又低,眼眶上方和頭骨的枕部有著粗大的骨嵴。
早起古猿人頭骨上部扁平,又長又低,眉弓骨特別突出。相比之下,現(xiàn)代人類的頭骨更接近球形,像是一顆橘子。
上圖柳江人頭骨明顯已經(jīng)趨向于現(xiàn)代人頭骨的特征,牙齒也開始后縮并且變小。
頭部之所以會產(chǎn)生這樣的變化,原因之一是對大腦的利用越發(fā)的頻繁。
人類與動物最大的區(qū)別之一便是人類擅長利用工具,這一點肯定離不開大腦的運轉(zhuǎn)。
在250萬年前的男男女女腦容量就已經(jīng)達到了600立方厘米,現(xiàn)在的人平均腦容量已經(jīng)到了1200-1400立方厘米。
大腦雖然能幫助我們思考但同樣他也給我們帶來了負擔,頭部想要保護結構脆弱的大腦,就需要厚實的頭骨來幫忙。
圖片出自The Courtship by Louis-Roland Trinquesse
所以頭骨在變厚的同時也會隨著大腦的變大而也向上隆起,頭頂就會從“檸檬”變成“橘子”。
有趣的是,雖然大腦只占身體總量的2%-3%,但即使休息的狀態(tài),消耗的能量也要占到25%。
顱頂太高也不見得就是美的。
不過這里的頭頂骨骼和大家所說的“圓頭”“扁頭”可不是一回事哦。
圓頭扁頭很大程度上是嬰兒時期的睡眠姿勢造成,這里我們所說的是頭骨的高度。
NO.4
下巴其實是后天的產(chǎn)物!
最初的人類是沒有真正的下巴的。
歷史書上我們看到的古猿,他們的下巴與脖子呈現(xiàn)一條平滑的曲線,而不像現(xiàn)在的人類,下頦底部有明顯的的一個倒T形的骨性凸起。
圖片出自James John Hill——Mother and child
下巴的進化過程除了與我們發(fā)現(xiàn)火種,改變飲食習慣有關外,與我們獨特的講話方式也有密切的關聯(lián)。
圖片出自約翰·海因里希·蒂施拜因
上下閉合嘴巴有助于發(fā)音更準確更多樣,舌頭和相關肌肉頻繁的肌肉運動導致面部下端出現(xiàn)了這一突出的骨骼結構。
下頜角也在數(shù)不盡的嘴巴閉合間凸顯出來。
另一個下巴出現(xiàn)的原因是我們在直立行走的進化中,人的后腦比較大,重心向后,不易保持平衡。
圖片出自Joseph Caraud
但是下巴上的這一突出的骨骼結構,就能夠讓以脖子為軸心的大腦袋不易后偏,在跳躍或跑動中更好的保持頭部平衡。
現(xiàn)在下巴也成了審美的要點之一,擁有一個完美的下巴能更高的提升顏值!
NO.5
地域變化,顏值也不同?
人類從出現(xiàn)到進化一直都在移動,選擇一片認為適合自己生存的地域,便開始了漫長的適應環(huán)境和趨于環(huán)境的進化。
藏族人在進化的過程中面部與中原人有了大的區(qū)別。
藏族人的鼻骨較漢族人要高,鼻孔也要更大,這是他們?yōu)檫m應高寒地區(qū)缺氧和寒冷所進化的結果。
長期生活在歐洲北部的人膚色要比低維度生活的人白
但是,面部部分進化的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特征與體型特征并不遵循相同的模式。
基因與身高等身體特征之間的關系是明顯的,比如身高矮小的人四肢相應會較短,但基因?qū)γ娌刻卣鞯挠绊憛s不那么明顯。
圖片來自Sir Lawrence Alma-Tadema
不管身高與否,都有顏值高的人存在。
NO.7
為什么越對稱越好看?
面部對稱性是測量傳統(tǒng)吸引力的科學方法之一。
進化優(yōu)勢理論提出,通常對稱的面孔更具有吸引力,對稱性表明個體健康。
圖片出Aalexandre cabanel
理論上,并沒有最完美最對稱的臉,隨著我們的成長,發(fā)育,年齡增長,疾病,感染等,都會導致我們的外表變得不對稱。
就比如經(jīng)常朝著一個方向側(cè)睡的人的臉肯定是不對稱的。
面部對稱性較高的人被認為具有更強的免疫系統(tǒng)以抵抗多種疾病。
所以在進化的過程中,祖先們會覺得面部對稱不僅好看,還是一個顯示自身良好基因的指標。
圖片出自愛德華·約翰·波因特
漸漸地,我們開始對對稱性特征產(chǎn)生偏愛,并將其視為具有吸引力的標志,因為在人類歷史上,我們始終并且不斷地選擇更健康的配偶。
NO.8
進化出的“微表情”?
如果說飲食、氣候的變化是促進人類顏值進化的因素,那微表情也是顏值進化的關鍵之一。
人類可不是從一開始就能在面部展示各種微表情的生物,這是進化了數(shù)千年的巨大進步。
圖片來Louis Marie de Schryver——The Dreamer
人類有了思想后需要和同伴進行交流,維系社交網(wǎng)絡,手勢和微表情的運用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直立行走解放的雙手增加了手勢交流的頻率,微表情的增加便是增強非語言交流頻率的途徑。
圖片來自弗朗茲·克薩韋爾·溫德爾哈爾特
面部在適應環(huán)境的進化過程中也要適應交流的需要,這時額頭越來越光滑,眉毛被解放了出來,獲得了足夠的活動空間。
與此同時,我們的臉也變得越來越小,能夠傳遞恍然大悟和感同身受等微妙的情感。
圖片來自Robert Payton Reid, A.R.S.A.——In the garden
合作關系在人類社會逐漸起主導作用,帶有侵略性的面部特征就不那么重要了,犬齒變小,臉部肌肉的活動空間變得越來越大,微表情越來越多。
現(xiàn)在我們僅僅只利用臉上的皮膚、骨骼和肌肉,就可以發(fā)出超過20種不同類型的情感信號。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nèi)容啦,你對顏值進化有哪些想法呢?評論區(qū)歡迎交流~
參考文獻:
[1] Morphological and population genomicevidence that human faces have evolved to signal individual identity
[2] 人類臉部進化史令人震驚 暴力極大地促進了人類進化?新華網(wǎng).
[3] 你臉上的人類進化史[J].大自然探索,2019(06):7.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