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一個話題,有位網友發帖:身邊越來越多的小伙伴們被裁員,淪落至失業的邊緣,而留下來的打工人,也并沒有多好過,同事走了,活卻留下了,天天不得不加班到很晚,但是考慮到家里每個月的房貸,最終還是選擇了茍著,他說很多同事,其實也想看看這個經歷了兩輪輪崗,仍然活在公司里的家伙,有沒有什么“高人一籌”的智慧,于是他就分享了一篇帖子。
“我也曾有過這破班一天都不想上的沖動,有過與領導攤牌說拜拜的念頭。想辭職!我想象著告別朝九晚五,去環游世界、自由創作?!?/p>
然而,望著空蕩蕩的銀行賬戶與即將到來的信用卡賬單,心底的那股勇氣,瞬間變得就像泄了氣的皮球?!稗o職”與“不辭職”的糾結,像一根無形的繩索,緊緊纏繞在每一個打工人的脖子上。難怪,這也是為什么蔡瀾會說,存夠100萬是大多數打工人擺脫牛馬生活的第一步為什么說存到100萬是脫離牛馬生活的第一...,也更加難怪,為什么這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
無獨有偶,前兩天一名女子拒絕1人干3人的活被辭退的新聞,也上了熱搜。
原來,我們大多數打工人,其實都身不由己,哪怕是一個離職的選擇,都不得不面臨一種無奈的現實: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光有勇氣是不夠的。辭職的背后,既有追求自由的夢想,也有生存的重壓。我們大部分人,恰恰是那種想追夢,卻又不知如何起步的打工人。
許多時候,面對領導的PUA,或是各種KPI的壓力,都難免會有想要離職的時刻,可往往會忽視一個更深層的問題:如果離職,究竟準備好面對什么,并付出多少代價?
“薪資底線”:辭職后,能支撐你生活的資金線在哪里?在自己的儲蓄和月支出中,多久能熬過去? 如果一旦離職,自己有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一個極其嚴肅的問題:一旦失業,你拿什么來養活自己?都說手中有糧,心里不慌。存款可能是一個打工人辭職,直接的底氣。
“精神底線”:除了金錢上的考量,在這個崗位上忍受了多少委屈和焦慮?精神的“底線”是否已被壓得無路可退? 辭職可以是一種選擇,但追溯內心深處,找出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離職的原因?以及自己真正的動力和熱愛在哪里?如果換了個環境,這個問題是否會依然存在?很多時候我們感覺被困在逼仄的工作空間,但深層原因往往是我們沒有建立足夠的“底線”。
沒有底線的辭職,其中暗藏不可預知的風險,一個小失誤,可能在風口浪尖失去的不僅是一份工作,而是賴以生存的資產。
所以,在這個看似充滿選擇的時代,其實大多數人并沒有太多選擇,就算有選擇,那也有多少身不由己?
原來,辭職自由,對于很多人來說,也是一種奢望。假使想辭職,也要先問問自己:
現在的崗位能不能為我提供必要的生活壓力緩沖? 我是否能夠慢慢規劃,用穩健的方式為我的夢想鋪路? 也許在你看似跌入困境的日子里,拆掉底線的界限,可以給你帶來新的契機。
有人說,在追逐夢想的過程中,留有一條“退路”,在沒走到“自我救贖”的目標時,至少還有一份安穩的余地。
也有的人,將自己置于絕境反而找到了新選擇,但是如果可以,不妨早做準備,讓自己離開舒適圈里,讓自己的每次選擇,都可以更從容,才能使撥動心弦的夢想,逐漸接近實際的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