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應中國首頁截圖
在谷歌稱霸全球搜索王座的故事里,必應似乎始終是個沉默的配角,但戲劇性轉折在2025年出現了。
巴倫中文網獲悉,微軟旗下的搜索應用必應(Bing),在中國地區已經悄無聲息地穩居PC端賽道第一。
根據流量監測機構Statcounter提供的數據,2025年6月,必應在中國桌面搜索中市場份額占據40.23%,連續12個月保持市場第一的位置。
過去一年,必應中國在中國桌面引擎市場份額連續第一,圖片來源:statcounter
在AI搜索激戰正酣的中國市場,在桌面端,必應的崛起已成不可逆轉之勢,成為角逐該賽場不可忽視的新勢力。
微軟為必應累計投入近千億美元,必應上線已經近十六年,在市場份額上始終未有實質性突破,而在中國市場,必應這一場的勝利充滿了地域特殊性。它受益于中國企業數字化和出海的浪潮,更依托微軟持續深耕生態協同效應。
而新時代的搜索的本質,正在從“尋找已知”轉向“創造未知”。我們也不再只是尋求答案,而是學習與AI共同思考。
不再只是“替代者”,必應中國加速崛起
中國的互聯網大廠,集體默契地將AI搜索視作下一代流量入口。
包括字節跳動、騰訊和百度在內的互聯網巨頭,持續重金加注AI搜索,以搶占新一代搜索應用的敘事權。連向來對AI To C市場頗為低調的阿里巴巴,都直接亮出明牌,將搭載AI搜索的夸克作為集團旗艦產品推向市場。
事實上,在本土搜索市場,一個不起眼卻重要的變量被人們所忽視了。
在微軟“2025 Accelerate微軟營銷峰會”上,官方透露,過去5年間,必應搜索中國用戶數量激增了12倍。
數據和市場研究平臺Statista顯示,2025年3月,中國貢獻了必應搜索全球訪問流量的28.25%,超越美國(21.9%),躍升為必應全球第一大市場。這是必應落地中國以來取得的重大突破,引起關注。
過去一年,必應中國在中國桌面引擎市場份額連續第一,圖片來源:statcounter
雖然在2025年5月,必應美國重新回到領先位置,?但兩個市場交替領先必應全球訪問量排名的首位。?這充分表明,在中國這個龐大且極具增長潛力的市場,必應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十分可期。
“微軟圍繞搜索行為構建了一個‘微型經濟體’。”一位來自上海的匿名科技分析師表示。這精準概括了必應的核心戰術——搜索獎勵機制(Bing Rewards)。
這位分析師默認搜索引擎不再是本土巨頭,而是必應。促使他改變的不僅是更精準的英文結果,還有每次搜索積累的積分,這些積分能在盒馬兌換生鮮,在天貓購買電子產品。
積分只是入口,產品力才是留存關鍵。必應在中國市場有本地優化的中文版和提供全球信息的國際版。兩大版本的設計,均以簡潔的界面和克制的廣告,吸引著追求搜索效率的用戶,也在中國日益成熟、具備雙語能力的職場人群中極具吸引力。
通過持續優化搜索算法,必應在信息相關性、結果精準度和多語言處理方面表現出色,搜索質量穩步提升。
此外,必應中國還進行了本地化功能創新,緊跟本地熱點事件,創新營銷手段。其中,必應天氣預報因其預測準確度高,被譽為全球領先。2023和2024年,必應天氣中國團隊連續兩年被國際權威機構 Forecast Watch 評為“全球總體最準確天氣預報提供商”,并研發了可預測未來30天天氣的新一代 AI 模型。而針對高考等國民級事件推出專題入口,更進一步貼近本土市場。
當然,除了必應自身的產品能力之外,微軟在中國的本地生態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操作系統與瀏覽器的生態整合,重構了桌面端流量入口。
企業級生產力場景爆發則提供了關鍵突破口。2023年7月推出的Bing Chat Enterprise,將必應深度植入Microsoft 365工作流。中國龐大的Office用戶群迅速接納了這一AI生產力工具。
必應增長主陣地是桌面辦公場景。隨著Windows 11的普及,尤其是企業端PC設備的更新,用戶使用必應還會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AI及背后的生態協同效應,確已動搖谷歌霸主地位,在微軟生態的加持下,必應全球市場同樣表現不俗。
Statista數據顯示,必應的市場份額從2020年的6.14%增長到了2025年3月的12.21%,而谷歌搜索的市場份額則從2020年的87%下降到了2025年3月的79.10%。
必應用AI重寫游戲規則
這場逆襲的核心動能,始于2023年初的一場由AI大模型驅動的自我革命。
“競賽從今天開始。”
2023年2月7日,微軟公司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宣布對必應進行重大改版時這樣說。
微軟公司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圖片來源:Getty Image
當時這款革命性的產品,被稱為“New Bing 新必應”(后全面升級為“Microsoft Copilot”),基于OpenAI旗下的GPT-4的基礎模型,率先集成了“微軟智能Copilot副駕駛”AI交互能力。
新必應推動搜索行業邁入大模型驅動的新紀元。本質上,這不是一次簡單的功能升級,而是一次從底層邏輯上對“搜索”概念的顛覆性重構:Copilot能精準捕捉用戶搜索背后的深層意圖,而非僅僅匹配關鍵詞,從更自然的對話式產品交互體驗,到成為用戶真正的生產力助手。
用戶用腳投票,證明了AI搜索巨大吸引力。必應全球沉寂已久的用戶規模,有了爆發性增長。僅半年時間,“新必應”就擁有超過10億人次的對話。截至今日,必應搜索服務已覆蓋全球238個國家和地區,奠定了龐大的用戶基礎。
必應從“備選項”一躍成為全球數億用戶日常獲取信息、完成任務的首選智能入口之一。
新必應不僅是微軟參與當前AI搜索大戰的一個重要籌碼,它還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轉化為強勁的商業化表現。
得益于AI,用戶使用必應的停留時間顯著延長,互動深度大幅增加,為后續商業價值轉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023年11月,微軟在Ignite 2023大會上宣布了全新的Copilot策略:全面擴展Copilot,并將為微軟所有解決方案提供Copilot體驗,全面轉型從辦公室職員到一線員工,再到開發者和IT專業人員等,每一個角色和部門的生產力與業務流程。
微軟New Bing和Bing Chat Enterprise將統一起來,統稱為Copilot。而Copilot在廣告營銷領域引發了一場“效率革命”。
在商業化效率上,傳統的搜索引擎廣告依賴用戶輸入的關鍵詞進行匹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意圖模糊和場景缺失的局限。
而基于大模型的Copilot,可以通過多輪深度的對話,精準定位用戶畫像,以及推測實時意圖。用戶在對話中透露出來的偏好、預算、決策等信息,可以重構廣告匹配的邏輯。
基于對用戶的深度理解,廣告投放精準度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無關的展示變少,高意向的用戶觸達率激增,大幅降低了廣告主的點擊成本(CPC)。
數據顯示,用戶在與Copilot互動后,對必應搜索廣告的點擊效率更高、轉化成本更低。其中,多媒體廣告每次點擊成本下降44%,響應式搜索廣告每次點擊成本下降25%。
這不僅是流量轉化,當AI真正理解用戶搜索背后意圖時,廣告就從一種打擾變成了服務。得益于微軟AI技術加持,必應的商業化勢能全面爆發。
根據微軟2024財年財報,必應廣告年收入達125.8億美元。截至2025年3月,微軟整體廣告業務年收入突破200億美元,同比增長高達59%。必應作為核心引擎功不可沒。
微軟捕捉到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迅速將技術驅動的必應廣告模式本地化落地。
2024年初,微軟廣告中國區開始面向中小企業開放開戶,降低使用門檻,幫助中小商家精準觸達目標客戶(尤其是海外市場),極大激發了市場活力。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這種商業化推進,也還促進了必應在中國本土市場存在感。根據微軟科技公眾號官方披露,微軟中國的國內廣告業務實現了四年內營收40倍的飛躍式增長。
中國企業新一輪“出海”熱潮,疊加必應覆蓋全球,尤其是歐美成熟市場的流量與AI精準投放優勢,微軟廣告中國區持續成為微軟廣告全球市場中增長最快的區域,而必應是該業務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傳統流量王國瓦解,未來搜索之戰降臨
AI搜索大戰才剛剛開始升溫,很可能會持續數年。參與AI搜索市場份額爭奪戰的,還有Perplexity等初創公司。
谷歌似乎有點自顧不暇,今年5月開啟了AI Mode的自我革命。AI Mode由Gemini 2.0模型驅動,結合了多模態推理、深度搜索和個性化功能,采用了聊天機器人的模式,突破了傳統搜索的藍色鏈接占據頁面前排的方式。
谷歌終于承認,大模型將是搜索的未來。那個曾以“十個藍色鏈接”定義全球互聯網二十年的時代終將過去。
AI模式改變了互聯網流量分配的邏輯,無法阻止的局面是,內容創作者和SEO從業者遭受了巨大挑戰。AI Mode模式上線后,大批量的明星網站的點擊率出現了雪崩式下滑。
“SEO已死,GEO(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生成引擎優化)當立”的聲音正在業界蔓延。
谷歌官方試圖安撫創作者,7月發布視頻回應市場質疑,強調SEO沒死,只是升級了AI語言,有價值的網站會因為AI時代來臨更為強大——來自AI Overviews的點擊質量更高,轉化率高出原來的平均水準。
現實往往更復雜,廣告體系在重構,更大的挑戰在于價值分配。高質量的內容創作成為AI的“無償訓練師”,收錄進AI回答中,創作者卻難享點擊率轉化的收益。
然而,用戶的無聲遷徙,一次次敲響了警鐘,傳統搜索行為確已進入倒計時。與此同時,真正的搜索戰爭,已經向生態維度演進。
微軟核心價值之一是,其核心組件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圍繞Copilot構建更廣闊的生態系統,將必應深度集成到Windows 11,Microsoft 365和Edge瀏覽器等核心產品中,使其無處不在,觸手可及。C端用戶在任何微軟場景下,都能獲得一致的AI輔助體驗,極大增強了用戶黏性。
對廣大的企業級開發者,微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生態。微軟提供Copilot API和開發工具,吸引開發者和企業在其基礎上構建定制化應用和智能體,豐富生態能力,拓展應用邊界,比如,為企業提供基于Copilot的定制化智能客服、營銷自動化、數據分析等解決方案,深入TO B市場。
必應以先發優勢和深度集成大模型生態,在AI搜索戰爭中占據了有利位置,但也要看到的是,它面臨的競爭依然激烈。
無論在全球市場的老對手Google(Gemini),還是AI新秀Perplexity和Anthropic等,甚至中國本土市場DeepSeek等新一代AI應用,均具備強大的工程化能力,并緊跟市場潮流以鞏固生態優勢,審慎地處理著用戶體驗和商業需求的平衡。
另外,投資者還需要留意的是,必應中國搜索業務仍依賴PC端,移動端尚未看到明顯的突破,同時,本土政策與內容合規風險仍需長期把控。
必應在中國市場表現尤為亮眼,這并非偶然。隨著技術能力持續迭代,通過產品研發、技術創新以及商業化,構建起了一個服務中國本地用戶的獨特數字生態。
這是一個充滿活力、具有清晰增長邏輯,且尚未被充分定價的價值錨點,無疑也為微軟整體價值提供了新的有力支撐。未來,若AI能夠實現深度融合,疊加本土化創新的持續進階,中國生態有望成為驅動增長的重要部分,值得投資者持續關注與重估。(本文首發于巴倫中文網,作者|李程程,編輯|劉湘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