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備受矚目的電視劇《櫻桃琥珀》于優酷平臺重磅上線,迎來正式首播。該劇由人氣演員趙今麥、張凌赫領銜主演,劇情設定在架空的時代與地域背景之中,講述了男女主角從兩小無猜的純真階段,一路成長并最終開啟浪漫戀愛之旅的故事。從類型上看,《櫻桃琥珀》無疑屬于典型的偶像劇范疇。
然而,這部劇也難以避免地存在著偶像劇常見的弊病。劇情缺乏深度與內涵,充斥著無病呻吟的橋段。這樣的創作風格,或許對趙今麥和張凌赫的粉絲群體具有一定吸引力,但平淡如水的劇情走向,很可能會讓廣大普通觀眾望而卻步。
《櫻桃琥珀》的開篇,不知是有意為之,還是編劇與導演對地域和時代的真實把控能力極為欠缺。從畫面到橋段情節,完全難以分辨這個故事究竟發生在何處、哪個年代。甚至連故事發生在中國北方還是南方,都令人難以判斷。現代都市偶像劇雖常采用架空地域的設定,但基本會以現代作為敘事背景,時代特征并不模糊。然而這部《櫻桃琥珀》,在地域和時代方面卻都顯得極為含混。
我在觀看該劇第一集時,便試圖探尋其所處的時代背景。劇情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或許是編劇和導演用以標注時代的——劇中,男主角的父親對年幼的男主說道,你轉入的這所小學,一定要好好學習,我再三懇求校長,校長才答應讓你先入學,之后再考試。倘若依據這一情節來推斷劇情的時代背景,這或許又是一部以八十年代前半期為背景的電視劇作品。
為何這樣講呢?我國自1985年起在全國范圍內推行九年義務教育,1986年正式付諸實施。這就表明,1986年之后,只要不在偏遠地區,就必定能夠享受到九年義務教育。在劇作中,拍攝群山電廠地域風光背景時,此地頗具現代化與旅游化特色,就連鄉村公路都極為超前,絲毫不遜色于當下。由此可見,它斷然不能算作偏遠地區。況且,電廠屬于國有單位,是眾人爭搶的“香餑餑”,九年義務教育必然會率先在此類地方落地實現。
據此,我推斷,這部電視劇中主角們童年時期的敘事背景設定在1986年以前。然而,劇里呈現的環境背景,以及后續出現的城市背景等元素,卻讓整部劇的敘事時代背景顯得極為混亂。這種雜亂無章的狀況,甚至比不上那些完全架空、脫離現實的都市偶像劇。《櫻桃琥珀》開篇的劇情,更像是一部廉價的風光旅游宣傳片,只不過打著兒童劇的名號罷了。到了第二集,居然還在一味地展示那些廉價的風光景致。
《櫻桃琥珀》開播的這幾集,存在的最大問題并非僅僅是時代與地域背景被架空,更在于男女主角的故事顯得無關緊要。倘若說第一集還借助小孩子的視角,講述了一段關于群山電廠的城南往事,那么從第二集起,劇情就完全陷入了無病呻吟的境地。整個第二集,劇情始終圍繞著女主角給男主角寫信來展開。然而這樣的情節推進,毫無時代特色可言,純粹落入了偶像劇的俗套之中。
青春偶像劇常常喜歡玩無病呻吟這一套,“為賦新詞強說愁”說的便是這類情形。不過,古人強說愁好歹是借由新詞來展現,可這部《櫻桃琥珀》呢,連新詞都拿不出來,用的全是偶像劇里早就被用得爛大街的橋段梗。就拿女主角坐車去找男主角這一幕來說,乍一看似乎充滿青春的沖動,可實際上,不過是大量網文小說都在用的俗套梗罷了。創作上拿不出新花樣,無疑是這部劇作極為突出的問題。
從觀眾的視角來看,大家期待的電視劇大致可分為兩類。其一,題材不一定要新穎,但需具備真實質感,像《小巷人家》便屬此類。其二,當編劇和導演難以呈現真實時,起碼得構思出一個新穎獨特的故事,以此滿足觀眾對劇作故事性的需求。至于《櫻桃琥珀》,在真實感的營造上已然一敗涂地。那在故事性方面又如何呢?很遺憾,其故事套路與內容極為爛俗,根本談不上有什么故事性。倘若無法推陳出新,就極易失去最后的觀眾群體。
如此一來,這部電視劇便僅剩下偶像劇的框架了,其目標受眾也就鎖定在了喜愛偶像劇的群體。然而,作為一部偶像劇,它卻面臨著一種“土洋結合”的奇特狀況。偶像劇通常追求的是洋氣與時尚感,可這部劇在這方面卻難以達標,顯得土里土氣。一方面透著土氣,另一方面又缺乏寫實的功力,這就使得它陷入了一種更為尷尬的境地,哪邊都不挨著。這樣一部懸浮的劇集,倒也算是開辟出了一條新路徑——“土偶劇”。(文/馬慶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