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丨 壹
昨天,之江全知道的主隊西湖隊迎來第三次“浙BA”比賽,最終以77:68,獲得三連勝。
目前,西湖隊和同樣三連勝的蕭山隊暫居東部賽區榜首。
蘿卜干和西湖醋魚之間的較量,一定很精彩。
場上比賽歸比賽,場下網友們也是腦洞大開,各種地域調侃的段子層出不窮;
比如蕭山隊的粉絲說,濱江和錢塘不要忘本,以前都是我蕭山的地盤;
還有西湖隊的粉絲說,都說濱江是你蕭山的,濱江以前還是我西湖的呢?(網友一翻歷史資料,還真是……)
還有網友開玩笑說,如果這樣這么算,西湖以前還是江干的,那么江干又是上城的,四舍五入西湖也是上城的
對了,還有之江的網友說,看看西湖隊的比賽里,絕對的主力們都來自之江雙浦地區,其實以前之江還是一個獨立的行政區叫上泗區,如果上泗地區組建一支籃球隊出站,什么濱江上城拱墅錢塘,也是橫掃一片……
NO.2 丨 貳
其實網友們調侃歸調侃,玩笑歸玩笑,說起杭州各區,特別是西湖區,在建國后的行政劃分還確實一度出乎大家的印象,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
1949年解放初期杭州行政區劃圖,圖源 半個奇跡 下同
到了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沿舊制下設八個市轄區,當時的之江地區以及錢塘江以北所在的是杭五區,隨后,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將數字命名的1-3區,更名為上城
設上城區、中城區、下城區,還有西湖區、江干區、艮山區、筧橋區、拱墅區5個郊區;
1952年,在杭縣改為市直轄之外,分設上城、中城、下城、西湖、江干和拱墅六個城區,以及艮山、筧橋、上城、古蕩四個郊區。
1955年,撤銷古蕩區,并入西湖區。
1957年,將市所屬的沿江鄉并入江干區。
1958年,撤銷杭縣建制,原下轄的瓶窯鎮和長命鄉劃入嘉興專區的余杭縣,其余部分全部改為市直轄。
隨后將市直屬的區域分別設立三墩、上泗、筧橋、臨平和塘棲五個區。
之江地區也被稱為上泗地區,起源就是50年代末成立的上泗區,基本包括現在的轉塘街道和雙浦鎮,而現在宋城云荷廷、理想城一帶,則劃入西湖區。
之江的老牌初中上泗中學,起名就來自58年成立的上泗區。
1959年,上泗區設立才一年后又被撤銷,之江地區劃入拱墅聯社。
1960年,筧橋公社并入江干區,包括之江地區在內的杭州西側大部分區域,劃入錢塘聯社。
1961年,將錢塘聯社的上泗公社等地,也就是之江地區大部分再次劃入西湖區,這也是今天西湖區的基本雛形。
1969年,撤銷西湖區,原下轄的西溪街道劃歸拱墅區,南山街道劃歸上城區,北山街道劃歸下城區。剩下的部分與江干和拱墅的部分區域,合并成為市郊區。
當時的之江地區,也在市郊區范圍內。
1972年,將西湖區的西湖公社和新劃入上城區的多個街道劃出,恢復西湖區。
1975年,將筧橋、東風等地劃入江干區。1977年,撤銷市郊區,原轄區全部并入西湖,之江地區再次劃入西湖區。
1982年,將西湖區上塘公社的部分區域劃入下城區;1983年,將西湖區的上塘、康橋兩公社以及石橋街道劃入半山區。
1996年,將蕭山的長河、西興兩鎮劃歸西湖區,將余杭區的三墩、文興劃歸西湖區;隨后,將西湖區的長河、西興、浦沿三鎮遷出,成立濱江區。
具體可以看一下此前推文:
這也是為什么網友說濱江區以前屬于蕭山,也短暫屬于過西湖區的歷史由來。
再后來,西湖區南側的之江國家旅游度假區成立,之江逐漸代替上泗,成為這個地區的統稱;
轉塘鎮和龍塢鄉合并為轉塘街道,袁浦、周浦合并為雙浦鎮,之江地區的框架也由轉塘街道和雙浦鎮組成;
2018年,杭州的十大新城概念推出,之江新城成為十大新城中規模最大,可開發面積最大的新城。
??編輯:江樹、AETA | 主編:小全 |律師:鄭晶晶
來源:之江全知道、杭州文史網、半個奇跡等
往期熱文精選
之江也是籃球之鄉
之江新過江通道有新進展,江邊的第八朵海棠綻放在即!
2027年建成開業!銀湖、聞堰兩座大商場最新進展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