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室里,李女士抱著6歲的女兒焦急等待。孩子高燒不退,咳嗽劇烈,小臉通紅。醫(yī)生檢查后嚴肅地說:"乙型流感,已經有些肺炎跡象,必須馬上住院。"李女士懵了:"乙流?不是比甲流輕很多嗎?"
國家衛(wèi)健委數據顯示,南方省份乙流占比已超35%,北方甚至高達57.7%。很多人不禁疑問:甲流剛過,乙流為何突然“殺”回來?它和甲流有何區(qū)別?
乙流是什么?為何讓人“聞風喪膽”?
1. 乙流的本質
乙流是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潛伏期僅需1-4天,傳播速度極快。它通過飛沫(如咳嗽、打噴嚏)、接觸(如觸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碰口鼻)傳播,全人群易感,但兒童、老年人、孕婦、慢性病患者是重癥高危人群。
2. 乙流的“狠”之處
· 起病迅猛:體溫可能在幾小時內飆升至39-40℃,甚至更高,伴隨寒戰(zhàn)、頭痛、全身酸痛,仿佛“被卡車撞過”。
· 癥狀復雜:除了典型流感癥狀,乙流還常伴有嘔吐、腹瀉等消化道表現,兒童尤為明顯。
· 易被誤診:部分患兒因劇烈嘔吐被誤診為“胃腸炎”,耽誤治療。
乙流 vs 甲流:誰更危險?
乙流甲流
傳染性中等,多呈散發(fā)或小規(guī)模流行 極強,易引發(fā)大規(guī)模疫情
宿主范圍僅感染人類 可感染人、禽類、哺乳動物
變異能力較弱,保護期更長 極強,需每年更新疫苗抗原
癥狀差異兒童更易出現胃腸道癥狀 成人更易出現高熱和肌肉酸痛
重要提醒:甲流和乙流沒有交叉免疫!感染過甲流仍可能得乙流,反之亦然。
危險信號:出現這些情況立即就醫(yī)
· 呼吸頻率異常:靜息狀態(tài)下>20次/分鐘(正常12-20次)
· 血氧飽和度:指尖血氧儀顯示<93%
· 精神狀態(tài)改變:持續(xù)煩躁、嗜睡或意識模糊
· 并發(fā)癥前兆:胸痛、咳血痰、尿量減少
乙流高發(fā)期:這些人群尤其危險!
1. 高危人群警示燈
· 兒童(5歲以下):免疫系統未發(fā)育完全,易并發(fā)肺炎、腦炎。
· 老年人(65歲以上):基礎疾病多,病情易惡化。
· 慢性病患者:糖尿病、哮喘、心臟病等患者感染后風險更高。
· 孕婦:胎兒可能因母體高熱出現發(fā)育異常。
2. 乙流的“致命陷阱”
· 延誤治療:高熱持續(xù)超過48小時,病毒可能侵入肺部引發(fā)重癥肺炎。
· 濫用抗生素:乙流是病毒性疾病,青霉素、頭孢等抗生素無效!
· 盲目硬扛:部分學生因升學壓力帶病學習,反而導致病情反復甚至危及生命。
科學防護:乙流來襲,如何守住健康防線?
1. 接種疫苗:最經濟有效的“盾牌”
· 流感疫苗能防乙流嗎?
當前流感疫苗包含甲型H1N1、H3N2和乙型Victoria系病毒,對乙流保護率可達75%!
· 最佳接種時間:每年9-11月(抗體產生需2-4周),覆蓋冬春高發(fā)期。
· 特殊人群提示:孕婦可接種滅活疫苗;哺乳期女性接種同樣安全。
2. 日常防護:細節(jié)決定生死
· 戴口罩:選擇ASTM Level 3醫(yī)用口罩,正確佩戴可降低80%感染風險。
· 勤洗手:用肥皂搓洗20秒,重點清潔指尖、指縫。
· 室內消毒:乙流病毒在門把手上存活48小時,在紙幣上可達72小時!
· 通風換氣:每日開窗通風3次,每次至少30分鐘。
3. 家庭防護:病毒入侵時的“戰(zhàn)術”
· 隔離患者:固定1名家庭成員照顧患者,佩戴N95口罩,其他成員減少接觸。
· 消毒用品:84消毒液稀釋后擦拭桌面、門把手,紫外線燈照射衣物。
· 飲食建議:多喝溫水、淡鹽水,補充維生素C;清淡飲食,避免油膩辛辣。
乙流來襲怎么辦?黃金48小時自救指南
1. 早期識別癥狀
高熱閃電戰(zhàn):體溫驟升至39℃以上,伴寒戰(zhàn)、頭痛。
疼痛交響曲:全身肌肉酸痛、關節(jié)僵硬,仿佛“被電擊”。
胃腸警報:兒童出現嘔吐、腹瀉,需警惕脫水。
2. 治療方案:分秒必爭
抗病毒藥物:
奧司他韋:首選藥物,發(fā)病48小時內服用可縮短病程1-2天。
瑪巴洛沙韋(速福達):新型藥物,單次口服即可,胃腸道刺激小。
退燒藥: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但需避免濫用!
就醫(yī)信號:持續(xù)高熱>3天、呼吸急促、意識模糊,立即送醫(yī)!
3. 護理技巧:加速康復
物理降溫:溫水擦浴腋下、大腿根部,避免酒精擦拭。
補充電解質:口服補液鹽或含電解質的飲品,預防脫水。
充分休息:保證每天8小時睡眠,避免劇烈活動。
乙流防治誤區(qū)大掃除
誤區(qū)1:“打過疫苗就不會得乙流!”
真相:疫苗保護力并非100%,但可顯著降低重癥和死亡風險。
誤區(qū)2:“乙流癥狀輕,不用治療!”
真相:兒童和老人感染后可能迅速惡化,需密切觀察病情。
誤區(qū)3:“大蒜、生姜能殺死流感病毒!”
真相:民間偏方無科學依據,抗病毒需依賴藥物。
在這個病毒不斷變異的時代,我們無需過度恐慌,但必須保持敬畏。記住:乙流不是“大號感冒”,而是需要精準應對的呼吸道傳染病。當身體發(fā)出警報時,及時就醫(yī)、科學用藥、充分休息,才是對自己和家人最好的保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