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在歷史轉折時刻,不少將領的職務根據形勢進行調整。在吳烈的回憶中,自己從武漢軍區政委改調北京軍區副政委兼衛戍區政委,限期3天到任。
這是在吳烈任職生涯中第一次遇到,沒有征求個人意見,限期到任。從個人來講,并不愿意干衛戍工作,也表達過自己的意見被否定。
吳烈是開國將領中少有的警衛出身,從參軍到1945年的十幾年里一直在中央警衛部隊任職。抗戰結束后,原本要到承德為中央遷移打頭陣,但形勢的變動,計劃取消。他帶領的部隊編入冀熱遼軍區,后編入8縱擔任師長,在東北干3年軍事指揮員。平津戰役后被留下,繼續干警衛工作,任命中央縱隊司令、公安部隊參謀長。
1959年,上級決定成立北京衛戍區,擔任首任司令員,六十年代初期調離。對于警衛工作沒有人比他更有發言權,尤其在警衛中央首長以及各個重要機關上,雖然不接觸戰斗任務,但時時刻刻精神上處在緊繃狀態。
六七十年代,吳烈在公安武裝部隊擔任副司令,部隊編入第二炮兵后擔任政委。1975年在二炮工作無法繼續后,平調武漢軍區政委。當時,武漢軍區有多位政委,王平主持軍區全面政治工作,吳烈只是負責干部工作。
在武漢軍區工作很順手,理清軍區干部工作。
1977年,在揭查批運動中,不少大軍區單位領導班子進行調整,北京衛戍區雖然屬于兵團級單位,可特殊的十年里分量很重。原司令在執行任職中有錯誤被調離位置,上級擬任傅崇碧和吳烈擔任司令和政委。
傅崇碧是衛戍區從軍級擴編為兵團級后第一位司令員,在任2年多,被扣上山頭主義的帽子去職多年。1975年重新恢復工作,擔任軍區副司令。客觀來說,傅崇碧也不愿意再次擔任,可上級執意讓他出任,不好拒絕。
吳烈是衛戍區第一任司令,在衛戍工作上經驗豐富,讓他調來抓整頓、部隊建設等,是不二人選。不過從職務來說,人家過去是大軍區正職,如今到北京軍區擔任副政委兼衛戍區政委,是降職使用。
他聽到自己調去北京工作,感到突然,沒有思想準備,讓楊得志司令為自己說說話,是否能換取他人。身為軍委秘書長羅瑞卿表示不行,羅秘書長是自己的老首長,在公安部隊擔任參謀長是對方是司令。
上級為何這么突然,而且限定時間到任,到衛戍區工作都沒有提前打招呼,征求意見。他直接給羅秘書長打電話:不愿意去,想留下來。上級語氣由輕到重說:愿意也要來,不愿意也要來。在歷史轉折時刻,選擇服從命令。武漢軍區政委限3天到衛戍區當政委,心有不愿:沒征求我的意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