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是氣候的準確表達,隨著大暑的臨近,今年的三伏天也快來了,我國多地都進入了酷熱的高溫模式。不少地區的溫度飆到了40度左右,掛在天空的大太陽格外熱烈,讓人眼睛睜不開。這仿佛都在告訴我們,夏季中最酷熱難耐的時刻到了。
在這樣的氣候里,我們要格外關注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做好防暑降溫的工作,飲食中也要合理改變,以適應當下的氣候。當然起居生活中都不能馬虎,從各方面都及時調整好,才能平安順利度過這段時間。高溫來襲,牢記:1不穿,2多吃,3不做,三伏天快來了,每個人都別大意,下面就來看看詳細內容吧。
1不穿
不穿顏色重的衣服
炎炎夏日,穿衣服大有講究,要選擇寬松透氣的面料,同時也要注意衣服的顏色,從涼爽度來看,淺色的衣服可以將大部分的太陽光反射回去,從而減少熱量的吸收,令人感覺更加清涼舒適。反之深色的衣服則會吸收大量的熱,從而讓人有灼熱的感覺。從蚊子的喜好來看亦是如此,其對溫度十分敏感,所以深色的衣服也更容易招蚊子。所以說高溫天氣里,不要穿顏色重的衣服,盡量以白色,米色,或是淺藍淺綠色等,不僅更加涼爽,而且也可以降低被蚊子叮咬的概率。
2多吃
多吃含水多的蔬菜
高溫天氣,人們流汗多,水分流失多,補水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多喝水,多喝湯,也要吃多水的蔬菜,其更加清爽開胃,幫助解暑生津,去火去燥。瓜類,綠葉菜每天都不能少。
1、長絲瓜削干凈,黏液仔細沖掉,切成條。再分別處理點白玉菇和紅椒,切好洗好。
2、鍋里倒點油,熱透以后,先倒些雞蛋進去,繼續加熱炒熟先盛出來。
3、放點蒜,白玉菇放里邊,反復多炒一會兒,確保其炒透了。絲瓜放進去一起炒,待質地看起來微透明的狀態,代表熟了。
4、最后將雞蛋以及紅椒塊倒里邊,調些鹽,雞精,把味道調好即可出鍋。
多吃高鉀食材
在補水的基礎上,也要重視補鉀,其是身體所必須的營養素,容易在流汗的時候流失,因此在高溫天氣里,也要搭配含鉀高的食材來吃,以避免身體虛乏乏力,沒有精神。比如口蘑,土豆,毛豆,西蘭花,香蕉,桃子等,都是天然含鉀多的食物。
1、先將口蘑逐一沖洗好,切成大片,適當厚點,炒熟后口感更好。
2、一些小龍蝦,直接保留蝦尾,清洗好之后,一一剝出來。
3、鍋里的油熱時,先炒蝦尾,簡單幾下就變色了,盛出來待用。
4、接著來炒口蘑,要反復多炒一會兒,令其徹底熟透,調入醬油,鹽,把味道調好后再到蝦尾,簡單炒勻以后,即可關火盛出來。
3不做
不把飲料當水喝
如今天氣炎熱,基本上一整天都被高溫籠罩著,人們往往汗流不止,屆時總是感覺口干舌燥,這正是因為水分補充的不夠。而有的人便會忍不住要喝冰飲料,冰冰涼涼的十分暢快,而且喝起來也甜甜的,十分美味。不過無論是果汁味飲品,碳酸飲料還是奶茶等,這些飲料中都加入了大量的色素,添加劑,增味劑,糖分等。雖然喝著爽口,但事實上會越喝越渴,而且喝得太多,還會因為糖分過高而上火,刺激喉嚨,引起咳嗽。所以說天熱口渴,要以溫水為主,尤其要喝白開水,更有利于補水消暑。
不在大量出汗后立即洗澡
高溫天氣里,流汗是常事,若是動一動,或是走走路,便容易大汗淋漓,浸濕衣服。其實流汗是身體在自動調整,幫助降溫。這個時候身體的毛孔是張開的,若是去洗澡則會因為受到刺激,而使體內的熱量不能繼續往外散,還有可能會引起頭暈,頭疼等。所以大量出汗時,要等汗下去,或是用毛巾先擦干,再用溫水洗澡。
不過度勞累
在過去,每逢到了三伏天,民間有著“歇伏”的習俗,屆時人們會減少工作,待在家里,以躲避暑熱,保證平安度伏。現在生活雖然辛苦忙碌,我們也要注意身體,勞逸結合,保證睡眠。因為在天熱的時候,我們身體本身的消耗量就比較大,若是再過度勞累,則容易透支體力和精力,令身體虛弱,削弱抵抗力。三伏天里是養生的關鍵期,屆時一定要重視。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關注,點贊,收藏和轉發!感謝您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