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年985都不香了嗎?清華、北大那可是數一數二的高校,現在竟然被很多高考學子放在第二選擇,有的甚至不選。
讓人更加意外的是,那些軍校警校、公費師范院校變得炙手可熱,讓應屆高考生爭相報考。
這些院校的分數一點都不低,反而還一年比一年高。
那為何能在眾多985高校中,吸引更多高考才子報考呢?他們有什么招生秘訣嗎?
名校光環不復存在
現在正值高考錄取的時間,全國的考生和家長都在關注著每個學校的錄取分數線和投檔線。
每一年“提前批”是高考錄取的風向標,能直接影響眾多考生的選擇。
前兩天,河北省教育考試院正式公布了本科提前批的錄取分數線。
數據一公布就引起了廣大考生和家長的熱議。
軍校、警校、師范學院中的部分專業分數線直線飆升,反而把那些985院校的專業分數線直接給比下去了。
軍校國防科技大學的物理類最高達到了623分,比去年直接高了40分。
警校中國人民公安物理類659,快要趕上清華、北大了。
教育部直屬的六所師范院校,物理類、歷史類分數線都在600分以上。
對比來看,那些985高校的分數線就顯得很正常了。
湖南大學的航海類、物理類分數線和特招線一樣484分,重慶大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歷史類506分。
不只是這一個地方是這樣,在內蒙古,歷史類提前批的錄取當中清華大學的最高投檔線僅為637分,這個分數武漢大學、復旦大學等眾多985的最低錄取分數線還要低。
在江蘇,歷史類鄉村教師計劃部分的投檔線竟然超過了南京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這些頂尖的985。
從這些數據就能感受到清華、北大不再是那個高考生的最優選擇了。
一些名校的專業變成了“天坑”,中山大學旅游管理590分就能上,但是沒人報考。
更慘的是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大一就直接轉到別的專業了。出現這種現象,最大的可能就是在專業的選擇上考生更加務實了。
務實選擇
2025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就有1335萬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這也就意味著在大學畢業之后就會面臨就業難的問題。
目前就業形勢嚴峻,軍校、警校、公費師范生擁有的編制對眾多考生來說更加有吸引力,最起碼畢業能就業,還是國家給予的“鐵飯碗”。
一位考生說得好:“清北不給編制,國防科大給;985文憑再閃亮,不如公務員體檢表蓋章”。
在就業難的大環境下,這就相當于提前鎖定了崗位。
相對而言,這也比較符合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有個穩定的工作。
還有個值得注意的點是這些院校的政策優勢更加明顯,免除學費、書費,提供生活補助,畢業后享受定向就業優惠政策,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家庭的經濟負擔。
有網友的評論也是一針見血:讀之前:北大護理也是北大;讀之后:北大護理也是護理。
所以,這讓很多學生考慮的不再是學校的名聲,而是關注畢業以后的工作和收入。
考生和家長一致認為,不能就業的專業就不是好專業,不能就業的大學就不是好大學。
通過選擇一個好的專業,為以后的職業發展打下基礎。
江西三名高分考生放棄清華北大,而選擇“專業優先”,班主任得知后一氣之下,解散了班群。
這事上了熱搜,好多人都在議論。
有網友說,名校都攔不住考生去追求穩定,教育是不是哪里出了問題?
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選擇清華、北大之外的其他高校,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就業。
現在學生和家長接收信息的渠道比過去要多,學生對未來的職業規劃也更加清晰。
特別是一些高于清華北大錄取線的考生,他們放棄中國頂尖學府的光環,轉投其他知名學府的王牌專業,是一種很務實的選擇。
相較于傳統“名校優先”的報考思維,現在不少考生在進行志愿填報時會按照“專業>城市>學校”的順序,更看重專業,優先考慮個人發展與就業前景。
相比較清華北大一些“冷門專業”所面臨的就業和職業發展方面的現實困境,還是選擇熱門專業更穩妥。
有網友批評說:“年輕人眼里只剩編制,沒有理想主義。”
但是大多數人反駁:“活著才有未來。”
這兩年,“985畢業生難就業”“名校生送外賣”等新聞頻繁登上熱搜,這也讓很多家長不再執著讓孩子上名校。
許多985高校的本科就業率跌破90%,北京大學從2019年的97.4%降至2024年的93.81%;復旦大學從97.17%降至90.23%。
甚至有些學校的就業率僅為百分之七八十,這種現象表明,即使擁有985這樣的高學歷,也不一定能保證順利就業。
有位家長現身說法,說自己就是讓孩子上了名校,結果畢業后一直沒有找到好工作,但是孩子上二本的同學卻找到了穩定的好工作。
現在大家一窩蜂的都去報考軍校警校,在畢業之后會不會情況就又出現變化了,這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不管對錯,都是自己的選擇,只是現在,考生和家長只求一個穩定,不想到畢業時面臨“畢業即失業。”
結語
從目前的錄取情況來看,無論是軍校警校、公費師范殺瘋了也好,985招生遇冷也罷,都說明了一件事:
大家不再盲目追求學校的好壞了,更加在乎的是是穩就業。
長大后的現實里有柴米油鹽,有失敗和壓力,有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
有了夢想不一定會實現,幻想很多時候也只能是幻想,于是實現夢想這件事也變得不那么重要了。
因為相比夢想的遙不可及,穩定的生活,理想的收入似乎更容易實現。
這樣其實挺好的,畢竟未來至少十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都不會太少,提前鎖定編制也是一種保障。
信源:2025-07-02 中國網 高考志愿熱潮下的冷思考:高校錄取率連續收縮 “填報能力”從生涯起步
2025-07-08羊城派 高分棄“清北”遭老師怒斥:高分生理性擇校為何反刺痛老師神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