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報 ·中青網 記者 尹希寧
拉薩的日光在三名年輕人的臉上留下了印記,滿山的綠樹、水上展翅的紅嘴鷗證明了他們的“成績”。
“非常值得?!闭驹诶_市中心城區水系生態治理工程(二期)兩島內河綠色生態廊道提升工程文化長廊上,“90后”項目設計經理丁陽向記者展示了項目施工前后的對比圖。能夠見證拉薩內河如今生機勃勃的模樣,他非常自豪。
西藏拉薩市中心城區水系生態治理工程(二期)兩島內河綠色生態廊道提升工程今貌。受訪者供圖
丁陽介紹,這一位于拉薩河仙足島和太陽島之間的項目總長4.1公里,2023年改造前,雜草叢生,步道系統凌亂且不連通,無休閑交流空間,居民游客難以親水游玩。同時,河道岸邊僅設置基本防洪護欄,休閑空間尚未開發。
接到項目后,丁陽“基本上每年都在這里(拉薩)待300天”。他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項目立項后,當地政府部門和施工單位多方征求過周圍居民的意見或建議。丁陽舉例,在仙足島區域,最初設計方案的防護欄為封閉式鋼筋混凝土防護欄,外觀用文化裝飾板包裝。有居民提出,這樣的防護欄不利于小朋友欣賞對岸的風景,觀賞河里的魚。經過研判,項目人員將原有的防護欄設計改為通透的玻璃護欄,既方便居民觀景,又滿足防洪要求。
目前,項目主體工程已完成過半,丁陽的賞鳥技能也提高了不少。“(這里)以紅嘴鷗、赤麻鴨、斑頭雁為主”,丁陽笑稱,隨著工程推進,不少鳥類都飛到河道旁嬉戲,河內也能看到多種魚類。
從綠水到青山,60年過去,拉薩的“生態家底”還在不斷增厚。
近年來,西藏高起點謀劃推進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建設,在10年(2021-2030 年)的規劃期內,計劃完成國土綠化面積 206.72萬畝。其中,南山造林片區造林面積 4358.8畝,栽植油松、白皮松、藏垂柳、山杏、江孜沙棘、栒子等苗木10余種 86萬余株。
在北山造林片區,“00后”西藏姑娘次仁巴西和云南小伙子舒岐祥也在為山添綠。
在次仁巴西的印象中,四年前她剛到娘熱溝2號片區時,那里“白白的,一棵樹也沒有”。2023年,從昆明學院畢業的舒岐祥眼中的北山拉魯濕地生態修復片區則是“黃黃的,都是石頭”。
7月16日,次仁巴西在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娘熱溝2號片區的一處觀景平臺。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尹希寧/攝
舒岐祥告訴中青報 ·中青網記者,同校畢業生中,有兩位同學和他一起來到了北山片區,成為項目監理。他回憶,2023年3月初,他剛入職不久,北山的雪沒過膝蓋,那是他見過最大的雪。冬冷、夏曬,舒岐祥和同事們在這樣的自然環境下定期巡山種樹,有時候還要躲避闖進山里的牦牛。
7月16日,拉薩南北山綠化工程北山拉魯濕地生態修復片區種下的樟子松。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尹希寧/攝
如今,綠樹逐漸爬滿山,舒岐祥還在巡山的路上,“(爬山)習慣了其實還是挺好的,山上比較開闊”。在娘熱溝的次仁巴西看著油松、江孜沙棘等樹木越來越多,也常常帶著兩個弟弟到山上看樹。她說,“樹,要繼續種下去?!?/p>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拉薩7月17日電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