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黃昏,像被打翻的調色盤,把天空暈染得層次分明,有金紅、粉紫、灰藍,像誰用濕毛筆輕輕暈開了顏色。黃昏的光灑在重慶市開州區文峰街道文成社區的口袋公園,會卷著遠處歸鳥的啼鳴,混著樓下人家飄出的飯菜香,慢慢漫進巷子里。天邊最后一抹亮慢慢沉下去時,前來玩耍的、鍛煉的、散步的人群絡繹不絕,此時的路燈會一盞盞醒過來,昏黃的光落在地上,和沒褪盡的暮色疊在一起,讓人覺得這日子既舒心又暖心。而這樣的場景,對于以前常年居住在文成社區的老百姓來說是不敢想的。
“我們東湖苑小區距離這塊荒地不到50米,這里又臟又臭,不是種菜就是亂堆亂放,每次路過,都要掩住口鼻,尤其是風一吹,我們連窗戶都不敢開,好惱火啊!”2024年初春,文峰街道紀工委書記在文成社區走訪過程中,陸續收到群眾反映這樣的難題。
據悉,文成社區成立于2016年,位于開州城區東部文峰街道濱湖東路77號,轄區面積1.1平方公里,是一個緊鄰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漢豐湖的沿湖社區,多年來,由于地理位置受限、公共資源稀缺,文成社區一直沒有可供老人健身、孩童玩樂的公共廣場,居民想要就近鍛煉,必須走很遠的路,極為不便。
“這塊荒地有6000平方米,東湖苑小區離得最近也最特殊,尤其是居住在這里的獨居、空巢、殘疾、困境、留守兒童等‘6+1’網格清單重點人群以及轄區幼兒園、文峰初中更需要有一個便民的環境。”文成社區黨支部書記補充道。
6000平方米的荒地。
在走訪過程中,文峰街道紀工委了解到,荒廢了這么久,是遺留多年的“疑難雜癥”,土地歸屬權限、改造資金來源都是問題。
為肅清來源,街道紀工委立即向街道黨工委報告。“無論怎樣,即使困難重重,我們也要竭盡所能,使之達到改造條件。”該街道黨委書記彭昌國表示。隨后,文峰街道立即行動并制定出改建方案,在加強與上級部門聯動協調的同時,爭取到項目資金。為保證工程質量,文峰街道紀工委、文成社區對現場施工、場地安全等環節進行全程監督,確保把錢花在刀刃上。撥開云霧見月明,群眾便捷出行的愿望終于出現了曙光。
荒地改造施工現場。
2024年盛夏,開州區城市管理局、文峰街道再次來到文成社區實地考察,經過會審,確定達到改造條件,后期,又經過四大專項行動集中整治并綜合評估區域分布和基礎設施完善等因素,不斷細化不斷改進。2025年1月,口袋公園正式完工并對外開放,東湖苑的窗戶總算能開了,老百姓的日子也更舒心了,文峰街道的人情味兒也更濃了。從此,文成社區6000平方米臟亂荒地褪舊貌換新顏,成功融入全區市容市貌一體化,極大方便了周邊社區數萬名群眾的出行。
開州區城市管理局、文峰街道實地考察。
“曾經灰頭土臉的荒地菜畦,變成今日推窗見綠、出門見景的口袋公園,現在的日子越過越好了,多虧有了文峰街道。”文成社區居民袁大叔的喜悅溢于言表。
口袋公園正式完工并對外開放。
自數字重慶建設以及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開展以來,文峰街道更加主動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呼聲,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以實際成效回應群眾關切、保障民生福祉,通過優良作風拉近與群眾的距離,把廣大人民群眾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
改造后的口袋公園。
上游新聞 譚柯 實習生 郭婧丹 通訊員 韋雯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