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下了一劑良藥,多方獲益,讓我們靜待預料中的療效。
作者:今綸
講醫療資源,很多人都會盯著北上廣,北上廣當然牛。不過,在地級市這個層面,佛山的醫療衛生資源也是非常領先的,值得關注。
我自己排了一下數據,佛山真的有好多個“第一”:
衛生健康服務能力保持全省地級市第一(2023年);
市中醫院連續9年全國地級市中醫院第一;
重點專科建設方面,2024年,佛山新增13個國家重點專科,數量居全省地級市第一;
佛山市第一醫院連續5年全國百強,市中醫院連續9年全國地級市中醫院第一;
市第二人民醫院眼科位居廣東省綜合醫院眼科排行榜第一(2023年)……
從“量”的角度來看。截至2024年,佛山醫療衛生機構3309家,其中基層機構3108家,醫院152家。三級醫院36家,數量居全國地級市前列。
當然,佛山和很多城市一樣,也存在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的情況,如何破局?7月16日,佛山給出了具體的實施方案以及目標,400萬人拿到了大禮包,這才是我們最關心的。
01 佛山醫療界領先是生態圈的領先
因為佛山的醫療資源強大,所以,佛山雖然緊鄰廣州這位華南醫療資源的大哥,但是患者并沒有被虹吸,絕大多數佛山患者選擇在佛山就醫,這是要靠療效和實力說話的。
細數資源,佛山全市36家三級醫院,數量居全國地級市前列;15個國家級重點專科引領優勢集群,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影響力。
▲圖源:佛山有數
所以95%的佛山住院患者選擇留在本地,超15萬外地患者甚至慕名到佛山求醫,佛山異地疑難危重病例收治量居全省地級市首位,佛山醫療資源的實力可見一斑。佛山醫療界以自己的奮斗和醫術贏得了市民的信任,而且是在有廣州這個“高手”做鄰居的情況下,確實難得。
佛山為何能在醫療領域領先?
與歷史有關,與政策有關,與投入有關,與生物醫藥、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有關,是一個生態圈逐漸繁茂的過程。
要講佛山現代醫院的起點,必然繞不開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歷史可追溯至1881年創立的廣濟醫局,其名蘊含“仁愛普濟”的深意。1953年,佛山市政府接管該院,并歷經多次更名,最終于1981年定名為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作為全國首批、廣東省首家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和區域急危重癥救治中心,醫院綜合實力在全國地市級醫院中名列前茅,連續六年在國家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獲評A+等級。
作為一個地級市,佛山醫療界的水平可以從龍頭大哥——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身上看到以上諸多閃光點。
政策和投入方面,2019年,佛山在省內地級市率先實施高水平醫院“登峰計劃”,市、區財政分年度投入16億元,重點建設11家醫院,力爭將佛山打造成為珠江西岸區域醫療中心。
這種格局、眼光和魄力在同級別城市里也不多見。
結果就是:
全市81%鎮街設有二級及以上醫院,醫療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均居全國地級市前列,居民健康水平達到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
沒錯,佛山是居民健康水平達到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的地級市,這份榮耀不僅具有情緒價值,而且能切實幫助患者解除病痛,這是真正的佛山仁心。
如佛山順德區均安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利用閑置用房改建醫養結合服務中心,解決當地失能失智、家庭困難老年人的健康安居難題,均安模式獲國家衛生健康委專題推廣。順德共投資14億建設13個項目,預計2025年將增2000張醫養結合床位。
▲順德均安探索“醫+養”養老深度融合模式
有限的資金要用到最需要的地方,醫療顯然是其中之一,這也是真正的佛山仁心。
與佛山醫療界共同生長的是生物醫藥健康產業,2024年,佛山的生物醫藥健康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而且,今年上半年,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核健康投資有限公司、精創浩達醫療機器人、佛山春暉優品養生養老中心等公司的資金、人才、技術,還在不斷涌入佛山。
佛山醫療器械產業形成了以生產口腔器材類、康復器材類和導管耗材類產品為主的三大醫療器械產業集群,涌現了大批“隱形冠軍”企業、細分領域行業領軍企業。
佛山牙科椅年產量超20萬臺、牙科手機年產量超600萬支,國際市場占有率均超60%;輪椅、病床等康復輔具類產品年產值超20億元、出口超12億元,均占全國50%左右;中心靜脈導管等產品占國內市場的30%……
所以,佛山醫療界的領先,是一個生態圈的領先,這個生態圈里有醫術、政策、生物醫藥、醫療器械以及諸多良性市場的舒展生長。
02 破局就在環兩江先行區
佛山站到了一個相對的醫療高地,如何更進一步解決短板,就是一個現實的問題。
佛山的醫療衛生水平面臨較高水平上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專業人士對此早有定論:
橫向看,優質醫療資源區域分布失衡,全市有36家三級醫院,其中13家三甲醫院,12家集中在禪城、南海、順德,15個國家級重點專科全部集中在市、區兩級醫院;
縱向看,基層醫院普遍存在人才短缺、設備落后、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
醫療衛生水平的不平衡有可能影響部分地區的發展、招商,也影響市民的幸福感,對于佛山經濟的持續提升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如何繼續增強佛山的吸引力?如何讓佛山在城市競賽中獲得更多人才的青睞?
唯有全力破局。
破局的點選在哪里比較合適?當然是環兩江先行區。環兩江先行區范圍涉及佛山市五個區,由核心區、協同區兩部分構成。核心區包括丹灶、西樵、九江、龍江、白坭、西南6個鎮(街道)。環兩江先行區擁有約418萬人,占全市人口近四成。
▲佛山環兩江先行區
為什么是環兩江先行區?因為這一區域非常典型,提升的空間大,受益的人口多。一旦補齊短板,佛山又將獲得較多發展空間。
7月16日,佛山舉行環兩江先行區衛生健康強基創優行動啟動儀式,正式發布《佛山市推進環西江—北江區鎮村衛生健康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佛山計劃通過三年系統推進,實現環兩江先行區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均衡布局,顯著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與均等化水平,深化醫防、醫育、醫校、醫企、醫養、醫產“六醫”融合發展,讓先行區約418萬群眾在家門口享受高水平三甲醫院優質醫療服務。
具體來看,先行區12個鎮街的醫療服務資源和能力處于全市中等水平,但醫療資源配置仍存在“規模達標與質量不足”的矛盾,其一,醫療資料總量達標,但優質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
其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展相對滯后;
其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協同性不夠。
具體怎么干?
具體措施包括加大高水平醫院資源下沉力度、創新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拓展區鎮健共體建設、實施醫學重點專科培育行動、助推醫產融合發展等12項措施。
實際上,佛山醫療界有關人士此前就提出了三個方向的進化與努力,我認為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第一就是“以大帶小”,讓高水平醫院和基層醫院結對子,一起進步。現在,在環兩江先行區就有5家高水平三甲醫院與環兩江6個鎮街的基層醫院結對共建,這個趨勢非常好。共同提升,共同進步,共同找問題解決問題。
第二就是讓基層真正強起來,老百姓不用去大醫院就能解決一些小病,如果條件不夠的,先從一些重點專科做起,口碑起來了,老百姓有了小病就自然不去大醫院了。隨著投入的增加,以及高水平醫生坐診,逐漸就提升了基層醫療機構的信任度,這才是真正的均衡。
第三是用“六醫融合”樹立一個標桿。佛山已經順利通過了國家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申報評審,這等于說深化醫改有了“通行證”。佛山就有機會在環兩江先行區打造“六醫融合”改革樣板,把相關資源都打通,構建“醫育照護—防治結合—康復養老”全鏈條服務體系,讓老百姓在全生命周期中都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這才算福澤百姓,功莫大焉,這個目標是值得努力的。
前述措施執行到位,此局一破,佛山醫療界的優勢更加明顯,這一飛輪開始加速,而且逐漸實現醫療資源均衡化。
由此,佛山的產業拓展將得到巨大助力,418萬常住人口將享受更多優質醫療福利。
因為醫防、醫育、醫校、醫企、醫養、醫產“六醫”的融合發展,更多與醫療、生物醫藥、醫療器械有關的企業、人才、資金、技術會主動到佛山的相關產業鏈、區域(尤其是環兩江先行區)尋找合適的位置,布局投資,主動融入產業鏈,因為這是最經濟的發展模式。
到時候就不是一個飛輪在加速,而是諸多飛輪在加速。
因此,佛山此番破局,表面上看是破醫療資源均衡發展之局,實際上是從整個系統上改善了環兩江先行區的短板,大大加強了佛山整體的城市競爭力。
更均衡,更平穩,就能跑得更遠:
佛山下了一劑良藥,多方獲益,讓我們靜待預料中的療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