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立
■來源營銷頭版
七月,一個史詩級大瓜注定要引爆互聯網。
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被爆出豪門家族恩怨,宗馥莉遭3個半路殺出的“兄弟姐妹們”四面圍堵,這場340億遺產爭奪戰正式打響。
“四個孩子三個媽,一雙布鞋人人夸,橫批:娃哈哈”。
這瓜吃到現在,也變得越來越魔幻了。
有人盯著非婚生子與婚生子的繼承權大戰,有人則揪著杜建英與娃哈哈掌門人的奪權之爭,空氣中滿是濃郁的火藥味。
全網都在吃瓜時,大小姐掌舵的娃哈哈也坐不住了,順勢打響了營銷輿論戰。
最近,相信大家都刷到娃哈哈投放的那則電梯廣告了吧。
海報上赫然寫著“水就是水,讓水回歸純凈”。
視覺構圖上,畫面被分成了兩個陣營:一瓶常規便攜的純凈水穩穩占據C位,右下角則并排擺著3瓶規格不一的水。
圖源:小紅書@阿潼木麻麻
單看這廣告,像是一次常規的產品宣傳——
既凸顯了娃哈哈一貫主打的純凈水核心賣點,加深消費者對其“實驗室級純凈”的心智認知,幫品牌和競品形成區隔、走差異化路線。
又順帶亮出了純凈水的“全家福”,不同規格和包裝,總有一款能貼合消費者需求。
但放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配上這句饒有深意的文案,就顯得玩味十足了。
任誰看了都難免聯想到眼下的娃哈哈遺產大戰:人物數量對得上,角色地位也對得上,活脫脫一幅“看圖說話”。
圖源:小紅書@阿潼木麻麻
一旦代入這個視角,再細品“水就是水,讓水回歸純凈”,瞬間就成了霸氣的迎戰宣言:
既顯露出大小姐作為“守門人”的決心和氣魄,也暗暗傳遞著娃哈哈的品牌立場。
這和娃哈哈此前第一時間發的品牌聲明堪稱異曲同工:“家族內部事務,與公司的運營及業務并無關聯。公司不會提供任何答復口徑或相關回應。”
圖源:@新浪財經
外界還在對曝光的遺產糾紛半信半疑時,娃哈哈一句“家族內部事務”直接落下實錘,言下之意分明是“事是真的,應戰就是了”。
這既給事件定了性,也為大小姐宗馥莉爭取到了社會大眾的同情分。
后面強調“公司運營和業務無關”,表面是怕波及品牌,實則在潛移默化地提醒大家:
宗馥莉既要穩住公司運轉,又要處理私人糾紛,這分明是在宣示自己的“主權”地位。
所以網友從這則電梯廣告里讀出弦外之音,也不奇怪。
“一個大的,三個小的”,配上品如經典復仇表情包,諷刺感直接拉滿;
“只有一個娃,其他都是哈哈”,暗指對方不自量力,純屬給大家看笑話。
不得不說這廣告創意夠妙:想說的話全藏在隱喻里,還順帶炒熱了品牌話題,這不正是一語雙關、一箭雙雕嗎?
恍惚間像回到了邊吃瓜邊買貨的日子—— 有時候,八卦還真就是消費的第一動力。
甚至有網友開腦洞二次創作海報,覺得文案改成“正宗的水,讓水回歸正宗” 更貼切,無非是想支持宗馥莉守住正統。
圖源:小紅書@大只的洋洋
當然也少不了直接站隊的:“不管怎樣,只認原配婚生的大小姐”,明晃晃給娃哈哈聲援。
一則看似平平無奇的電梯廣告,就這么被網友玩出了新高度,刷屏出圈。
這波,娃哈哈屬實贏麻了。
誰也沒想到,那個曾以“布鞋首富”聞名、號稱全家沒改國籍、只有一個女兒的宗老,竟會一夜之間“塌房”。
事態發展到現在,明面上爆出的私生子數量已從3個驟然加碼,硬生生扯出一場豪門愛恨恩怨的大戲。
圖源:微博熱搜
圍觀群眾吃瓜之余,難免操心:宗老人設崩塌,會影響娃哈哈的未來嗎?
答案顯然是脫不了干系——至少短期內,對品牌形象和口碑會造成一定沖擊。
一是,源于人設營銷的“反噬”。
340億遺產大戰,把過往“愛家敬業”的偉岸父親形象撕得稀碎;
再加上私生子的國籍問題,與大眾心中“國貨品牌”的身份形成刺眼對照,難免讓人質疑:“這一切難道全是泡沫?”
一旦對創始人的品格失望,很容易移情到產品上,連帶著對娃哈哈也“婉拒了哈”。
圖源:視頻號
二是,宗馥莉的“輿論贏面”成了關鍵變量。
翻一圈社交平臺就會發現,多數網友站在大小姐宗馥莉這邊——
尤其女性用戶,既為婚生子的權益發聲,也看到了宗馥莉從“眾星捧月的大小姐”到“臥薪嘗膽的守門人”的雙面人生。
這段時間,她的過往訪談被瘋狂“考古”,網友直呼“人間清醒”,深深折服于她的堅韌與強大。
圖源:小紅書@八斤橘子
在這場“考古”里,網友悄悄完成了從吃瓜群眾到忠實擁躉的轉變,無形中為娃哈哈開拓了不少潛在客群。
就像有人說的:“大小姐贏了,咱就繼續喝娃哈哈;大小姐輸了,大不了改喝她創的新品牌。”
但這種類似“偶像與粉絲”的聯結,對品牌而言終究不算穩固——畢竟好感隨時可能轉移到宗馥莉的新品牌上。
因此,遺產爭奪戰的結局,成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
反過來講,如果宗馥莉輸掉官司,娃哈哈大概率會流失大批客群,品牌形象和聲譽也會遭受前所未有的沖擊。
三是,未知因素里藏著太多“變數”。
眾所周知,豪門恩怨一旦開撕,雙方必然爭得頭破血流,互戳痛點時,保不齊會爆出更多顛覆認知的猛料。
一旦這些猛料戳破了大眾對其的固有印象,人設只會塌得更徹底,印象分驟降的同時,品牌的好感度和忠誠度也會跟著滑坡。
目前事件剛到“開戰”階段,后續走向還是未知數,一切皆有可能。
卷入創始人“塌房”風波的娃哈哈,注定要被扒掉一層皮。
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宗老正逐漸與娃哈哈“解綁”,而宗馥莉已然成為新的“形象代言人”。
回顧宗馥莉正式掌舵娃哈哈這一年,為了讓這家老牌飲料巨頭煥發生機,可謂操碎了心。
她大刀闊斧搞品牌升級,推出不少新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愣是在一年內將娃哈哈營收拉到了700億大關,成績看似亮眼。
圖源:娃哈哈官微
可實際上,娃哈哈如今正深陷轉型困境。
一方面,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在包裝飲用水市場,農夫山泉、怡寶等競品勢頭強勁,娃哈哈純凈水的市場份額被不斷擠壓;
在飲料領域,元氣森林等新興品牌憑借創新口味和營銷玩法,迅速搶占年輕消費者市場,而娃哈哈經典產品如AD鈣奶、純凈水,包裝多年未變,鋪貨率也不足,顯得有些跟不上潮流。
另一方面,宗馥莉推動的一系列改革,像是代工策略、人員架構調整等,引發諸多爭議。
代工模式下,產品質量問題頻出,今年3月廣東消費者投訴乳酸菌飲料有黑色沉淀物,這嚴重損害了品牌形象;
內部員工因勞動合同轉簽、工作變動等問題,人心惶惶,歸屬感降低。
同時,娃哈哈內部股權結構復雜,國資、宗氏家族與職工持股會三方制衡,宗馥莉在平衡各方利益時困難重重。
遺產大戰的爆發,更是讓娃哈哈陷入輿論漩渦,商業信譽持續受損。
如今的娃哈哈,站在轉型十字路口,是突破困境、重鑄輝煌,還是在風波中逐漸式微,一切都充滿未知。
不得不說,這場豪門恩怨背后的商業故事,后續走向著實讓人揪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