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閩南網報道,近日德國政府聲稱中國軍方在紅海用激光瞄準其飛機,德國還就此召見中國大使??删驮谶@一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之際,又傳出德國總理默茨計劃年底訪華的消息,這其中究竟有著怎樣的玄機?咱們一起來探究一番。
德國政府對外宣稱,中國軍方在紅海用激光瞄準了一架德國飛機,危及德方人員安全,還將此事說得有模有樣,迅速召見中國大使進行交涉。但隨著更多信息披露,德方這場“戲”的破綻百出。這架所謂被瞄準的飛機,并非正規軍用飛機,而是由民航飛行員駕駛、參與歐洲“盾牌”行動護航紅海航線的民用飛機,甚至還有可能搭載著軍方人員,有偽裝成間諜飛機的嫌疑。
德國政府(資料圖)
而中國海軍艦艇編隊當時在亞丁灣海域執行護航任務,和紅海海域完全不搭邊,并且也未開機使用激光設備。從地理位置和實際行動來看,德方的指責毫無根據,更像是一場自編自導的“鬧劇”,試圖通過這種手段給中國施壓,在國際輿論上抹黑中國形象。
面對德國毫無道理的指責,國防部新聞局10日應詢給出了強硬回應,三句話如同重錘,直接戳穿了德國的“謊言”。
國防部明確指出,德方所言與事實完全不符。中國海軍艦艇編隊當時在亞丁灣執行任務,根本不在紅海,雙方活動區域相差甚遠。若德國飛機真有異常遭遇,那極有可能是其自身跑到了亞丁灣,跑到了中國海軍編隊上空。如此一來,到底是誰在蓄意挑事,答案不言自明。這第一句話,直接從根本上否定了德方的指控,強調了事實真相。
另外,國防部嚴正聲明,中國軍隊壓根沒有開機使用激光設備,德國口中的“飛機被激光瞄準”,完全是憑空想象和惡意捏造,其目的就是詆毀中國。近年來,部分西方國家熱衷于炮制各類不實言論來抹黑中國,可這種“套路”早已被世人看穿。如今,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日益提升,國際威望不斷增強,從諸多事例便能看出。比如,不少外國船只在經過霍爾木茲海峽時,都會主動掛上中國的五星紅旗,將其視作“保命符”,這背后正是中國強大國際影響力的有力證明。德國企圖通過這種虛假指控來挑戰中國,實在是選錯了對象。
除此之外,國防部表示,希望包括德國在內的西方各國,在處理相關事務時能夠尊重客觀事實,多與中國加強溝通協調,共同維護雙邊政治與軍事關系,避免沖突和對抗。這句話看似溫和,實則暗藏力量,不僅是對德國此次事件的回應,更是對所有意圖無端挑釁中國的國家發出的警告。在國際交往中,尊重事實、平等溝通才是正道,無端指責和抹黑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解放軍海上演習(資料圖)
此前有消息傳出,德國總理默茨計劃于今年底首次訪華,可能在10月成行,還將帶領一個高級商務代表團。中德兩國經濟聯系緊密,中國是德國重要的貿易伙伴,德國企業對與中國的合作也十分期待。可就在默茨訪華前夕,德國軍方卻鬧出這么一出“激光瞄準”的鬧劇,不禁讓人猜測其意圖。
從一方面看,這或許是德國部分勢力想在談判前給中國一個“下馬威”,為默茨訪華增加所謂的“談判籌碼”,妄圖通過這種手段在后續的經濟、政治等合作交流中獲取更多利益。但從實際效果來看,這種無端指責不僅沒有達到目的,反而損害了德國自身的形象,讓國際社會看清了其不合理的行徑。
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受到外部勢力的影響和鼓動。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部分西方國家不愿看到中德關系良好發展,企圖通過各種手段來制造矛盾和摩擦。德國軍方的這一行為,是否是在配合某些外部勢力的行動,也值得進一步觀察。
默茨(資料圖)
對于德國而言,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中德合作有著廣闊的空間和深厚的基礎,雙方在經濟、科技、文化等諸多領域的合作,都為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德國政府若想推動兩國關系健康穩定發展,就必須尊重事實,摒棄無端指責和抹黑的錯誤做法。在默茨訪華之際,以真誠務實的態度與中國進行交流合作,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不是被某些錯誤的觀念和勢力所左右。
此次德國在所謂“激光瞄準”事件上的表現,不過是國際舞臺上的一個小插曲。但它也提醒著我們,在國際交往中,要時刻保持警惕,對無端的指責和抹黑堅決予以回擊。同時,我們也期待德國能夠回歸理性,與中國一道,推動中德關系朝著更加積極、健康的方向前行,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更多的正能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