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河南小鎮的便利店開始日均處理640份外賣訂單,當工廠流水線女工變身騎手月入破萬,當上海白領能用不到5塊錢買到一碗熱氣騰騰的云吞——這場外賣的狂歡,正在打開一條前所未有的增量市場通路。
閃電破局,大消費創造生意新增量
2025年的7月的第二個周末,淘寶閃購宣布,單日訂單連續兩個周末突破8000萬,日活躍用戶數在突破2億基礎上又凈增15%,同時,訂單準時率穩定在96%;美團日訂單量瞬至1.5億單,服務器宕機沖上熱搜;京東則宣布,每晚補貼10萬份16.8元小龍蝦掀起“品質革命”。
這并非尋常的外賣行業的訂單競爭,三大平臺集體投入背后,是一個“萬物皆可即時達”的時代正在降臨。
淘寶閃購可謂這場消費變革的先鋒,其將阿里系資源整合到極致:淘寶閃購依托“淘寶商品池+餓了么近場運力”,打通淘寶商品池和百萬小店庫存。而從訂單結構看,淘寶閃購正持續向全品類深度拓展:在非餐方面,1205個品類訂單量環比增速超過100%;3074個商家、超26萬門店訂單量環比增長超100%。其中,糧油米面訂單增長335%,家庭清潔增長324%,休閑食品增長312%,玩具潮玩增長225%,3C數碼增長129%,美妝個護、服飾運動、家用電器、母嬰等品類的增幅也均超過100%……憑借生態資源整合優勢,淘寶閃購廣泛的業務布局與強大的運營能力,為消費者提供了豐富多元的服務選擇,極大地便利了民眾生活,在國家提振消費、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的戰略中,發揮著重要的示范與支撐作用,推動消費市場向便捷化、多樣化方向發展。
而美團憑借其長期積累的配送網絡和大數據算法,在配送效率上具有獨到優勢。美團還通過“全品類覆蓋+技術優化”的策略鞏固了自己的領先地位,致力于提供更廣泛的餐飲選擇和服務質量。美團不局限于外賣業務,還將觸角延伸至到店酒旅、閃購等領域,通過生態協同效應,提升用戶的使用頻次和黏性,用戶年均打開頻次高達132 次。
京東于今年2月高調進軍外賣市場,以“品質外賣”為獨特定位,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外賣選擇,契合了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商家資質的關注焦點。在補貼策略上,京東另辟蹊徑,重點補貼正餐、小龍蝦等餐食品類,而非像其他平臺那樣集中于茶飲。同時,京東對外賣商家推出“傭金減免”“嚴選商家”“流量扶持”及“多元配送”等優惠政策,吸引了不少品質商家入駐。盡管入局時間不長,但京東外賣憑借品質定位,已在品質外賣細分市場站穩腳跟,成為重塑外賣市場格局的重要力量。
從商業博弈到社會價值重塑,外賣行業迎來多方共贏
在不停增長的訂單數據背后,多贏格局正加速顯影。
外賣市場的蓬勃發展,首先是為商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各大平臺的補貼與流量扶持政策,促使商家訂單量大幅增長。以淘寶閃購為例,該平臺新訂單、新用戶不斷涌入中小企業和個體戶,其中生鮮行業,中小商家整體訂單環比增長238%;水果行業,中小商家環比增長344%;酒水行業,中小商家環比增長532%。此外,淘寶閃購上線以來,新注冊商家超過24萬,大部分為中小商家。其6月份訂單量環比增長近150%,商家店均實收環比增長近100%。
多個平臺也賦予了商家更多自主選擇權,他們可以依據自身實際情況,在不同平臺的政策中進行合理選擇,獲取更有利的合作條件,從而將更多資源投入到產品品質提升和服務優化上。商家作為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其經營狀況的改善與發展活力的提升,對于穩定市場供應、豐富產品與服務供給意義重大,是國家提振消費戰略中保障市場供給側活力與質量的關鍵環節。
對整個外賣行業而言,大消費場景成了行業規范化與品質化升級的重要推動力。京東外賣嚴格的商家準入機制,促使行業更加重視食品安全和商家資質等問題,推動行業從單純追求 “便捷優先”向“品質+健康”轉型。各平臺在競爭中不斷優化配送體系、提升服務質量,有力推動了行業向規范化、品質化方向發展。行業的規范與品質升級,有利于增強消費者對市場的信心,促進消費市場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符合國家構建良好消費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目標,為擴大內需奠定堅實的行業基礎。
在就業方面,外賣行業的繁榮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外賣配送員已成為重要的就業崗位,而隨著訂單量的急劇增加,騎手收入也顯著提高。根據淘寶閃購數據,騎手數量整體同比增長78%,其中眾包騎手整體增長120%;騎手群體的收入顯著增長,活躍穩定的眾包騎手月均收入超12500元。有騎手表示,平臺發放的高溫補貼以及多勞多得的訂單激勵機制,讓他們工作更有積極性。就業是民生之本,外賣行業創造的大量就業崗位,不僅解決了社會就業難題,增加了居民收入,還促進了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居民收入的增加進一步提升了消費能力,形成消費與就業的良性循環,與國家通過促進就業帶動消費、保障民生的戰略舉措相輔相成。
消費者無疑是這場大戰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淘寶閃購發放的500億消費券,讓消費者享受了諸多實惠。消費者不僅可以用更低價格品嘗到各類美食,甚至還有機會享受免單。此外,外賣配送的便捷性進一步提升,即時送達的服務承諾,極大滿足了消費者即時消費的需求,有效提升了消費者的生活品質。消費者消費體驗的提升與消費成本的降低,直接刺激了消費意愿,促進消費市場的活躍。這不僅滿足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切實響應了國家大力提振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基礎性作用的戰略部署,成為拉動內需的直接動力源泉。
服務消費是當下中國消費增量的重要來源,2024年,我國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6.2%,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額3個百分點。但居民人均服務性消費支出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只有46.1%,而美國約為67.5%,中國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知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認為,目前服務消費帶來的就業超過了終端消費品制造。大消費不但能夠提振消費,也能增加就業。
商戶貨架上打包到冒煙的訂單票據,騎手保溫箱里飄香的龍蝦飯盒,消費者手機上抽中的奶茶免單卡——這些碎片拼接出的不僅是商業圖景,更是數億普通人的消費日常。當消費者打開手機上的APP時,更深層的變革正在發生:平臺正在不斷進化以承接消費者越來越細化和多元的消費需求,當“更精準的觸達、更實時的交付、更優質的售后服務”成為平臺競爭的標配,消費者獲得的不僅是價格優惠,更是消費體驗的提升。
(大眾新聞·風口財經記者 景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