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顏色
編輯 | 鄭瑤
截至目前,已經累計有15個藥品被納入重點監控名單。
01
新增被點名的藥有2個
7個藥已被5次點名
7月16日,上海陽光醫藥采購網發布《關于公布2025年5月藥品掛網公開議價采購監管品種名單的通知》,10個藥被納入重點監控(具體名單見文末附件)。
賽柏藍梳理發現,今年發布的1-5月藥品掛網公開議價采購監管品種名單中,累計有15個藥品被重點監控。
5月份新增的監控藥品有2個,分別為活血通脈膠囊(0.25g*36 粒/盒,藥用鋁箔,聚氯乙烯固體藥用硬片)、肝素鈣注射液。活血通脈膠囊主要用于活血通脈、強心鎮痛等,肝素鈣注射液則是一種抗凝血藥物。
上海公布的重點監控品種名單按藥品采購金額降序排列,自今年以來,有7個藥品已經累計被點名5次,具體如下:
上海還公布了原在庫超“黃線”品種、新申請超“黃線”品種以及未通過公允性品種各10個。
原在庫超“黃線”品種按超黃線幅度降序排列,其中潑尼松片、紅霉素腸溶片、苯巴比妥片、鹽酸多西環素片、鹽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滴劑這5個品種在今年歷次名單中均被點名。
新申請超“黃線”品種中,注射用天麻素、護肝寧膠囊、消炎利膽膠囊以及川芎茶調丸均被點名過5次。
未通過公允性品種按超提示價幅度降序排列,其中“活血止痛膏”屬于此次新增被點名的藥品。
上海指出,公布品種僅作為提醒,需要醫療機構根據市場供需情況以及陽光平臺“紅黃綠線”議價實時提醒信息合理議價。
通常來看,醫院需建立藥品使用動態評估機制,例如對重點監控品種開展專項處方點評,將合理用藥指標納入績效考核。上海部分醫院對超 “黃線” 品種實施 “雙簽字” 議價制度,強化采購決策的合規性。
02
藥品價格治理下半場
集采、價格監測、支付創新.....
上海自2018年起全面實施藥品掛網公開議價采購機制,采用“信息推送、綠線參考、黃線提醒、紅線攔截”的詢價議價模式。醫療機構根據市場供需情況以及陽光平臺“紅黃綠線”議價實時提醒信息合理議價。
藥品價格治理已在全國形成規模化實踐。截至目前,至少有28個省份已完善藥品掛網規則,大批藥品通過價格治理回歸合理區間。
“深化醫藥價格改革治理,規范醫藥價格秩序”被明確列為2025年醫保工作重點,下半年治理將聚焦集采擴圍、價格監測、支付創新、監管強化發力。
以第十一批國采為例,7月16日起企業已啟動信息填報,截至7月31日17:00審核通過的各廠牌藥品信息將作為本次醫療機構填報需求量的選擇范圍,此次擬納入的55個品種(含倍他米松注射劑、地氯雷他定口服液體劑等),將通過集中議價進一步優化價格。
除國家級集采外,中成藥領域的專項集采與地方聯盟采購也有望加速推進。集采形成 “國家+地方”的覆蓋格局,推動藥品價格治理從“單點突破”向“全國聯動”升級。
與此同時,2025年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已經開始,下半年將發布第一版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主要納入超出保基本定位、暫時無法納入基本目錄,但創新程度高、臨床價值大、患者獲益顯著的創新藥,在控費與創新之間找到更精準的平衡。
監管層面的深化同樣值得關注。在國家醫保局統一部署下,今年3月中下旬起,應用藥品追溯碼打擊藥品領域欺詐騙保和違法違規問題專項行動在全國范圍內相繼開展。8月起,國家醫保局將啟動第二階段專項核查,并針對誘導協助參保人年底“沖頂消費”等違法違規行為,于10-12月開展第三階段集中攻堅行動。
定點零售藥店還通過建立 “量價比較指數” 實施動態監測,形成 “事前預警、事中核查、事后整改” 的全鏈條監管閉環,確保價格治理落地見效。
下半年,藥品價格治理正在深化。
附:
內容溝通:鄭瑤(1381017440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