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印度外長蘇杰生的專機落地天津,比原定15日的上合外長會提前兩天到,擺明了就是要跟中國好好談談。果然第二天,中方高層就在北京會見他,直接甩出"龍象共舞"這個王炸級別的外交辭令。蘇杰生當場表示,說中印關系正在"持續穩步改善"。要知道這可是五年來印度外長首次訪華,上次來還是2020年邊境沖突前。
"龍象共舞"這詞兒簡直絕了。中國是龍,印度是象,兩個亞洲巨人要跳支雙人舞,既承認了印度的地區大國地位,又把合作共贏的調子定得明明白白。印度人最愛聽什么?就是被當回事兒。這些年莫迪政府搞"東進政策",加入美日印澳四方機制,說到底就是要刷存在感。現在中國直接把舞伴位置擺出來,比美國人天天喊"印太戰略"實在多了——畢竟中印貿易額是美印的三倍多,誰家飯香印度人心里門清。
但別以為這是中國單方面示好。看看行程安排就透著玄機:蘇杰生特意提前來,印度人這是要私下交底啊!邊境問題、貿易逆差、國際站隊,哪件都不是能在多邊場合攤開說的。中方也懂這套路,所以提前兩天接待,給足單獨會談時間。雙方都在玩"測試水溫"的游戲——印度想看看中國能讓步到什么程度,中國則在試探莫迪政府到底有多少誠意。
要說轉折點,還得追溯到去年金磚峰會。當時兩國領導人會晤后,中印就開始慢慢解凍。現在印度外長五年首訪,等于是給緩和進程蓋了個官方認證的章。但最精妙的是選在上合會議這個場合:既不算正式國事訪問留有余地,又能借著多邊框架談雙邊問題,印度人這步棋走得相當老練
現實利益才是真正的推手。印度現在經濟增速放緩,急需中國投資和技術;中國則要穩住周邊環境應對美國圍堵。雙方都明白,在喜馬拉雅山對峙純屬浪費資源——有那精力不如聯手開發非洲市場。所以蘇杰生說"穩步改善"不是客套話,中印貿易額去年已經悄悄回升到1200億美元,邊境部隊后撤也在按計劃推進。
當然,龍象共舞不等于沒有踩腳的時候。印度短期內不會退出美日主導的抗華小圈子,中國也不可能在克什米爾問題上完全站印度。但兩大文明古國總算學會用商業思維處理地緣競爭:該吵架吵架,該做生意做生意。就像兩個老棋手,明知誰也吃不了誰,不如先把棋盤邊的茶喝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