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飛魚
《格言聯璧》中有句話說:"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
人過五十歲后,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其實要好好維護,父母也要做好自己, 做人做事考慮周全一點,維護好家庭關系,其實就是在為自己積福。
好的家庭關系就是人生的幸福,父母說話要注意分寸,特別是在子女面前,有些話寧愿爛在肚子里,也不要對子女說,這是分寸感。
五十歲后的愛,當學會以沉默為底色,用克制繪溫情。
人過了五十歲,這3件事寧愿爛在肚子里,也不能對子女說,記住了。
01
自己的經濟實力
父母有多少錢,都是父母的,不要隨便跟子女說你自己存了多少錢,不要隨便把你的存折給子女看,你的收入,你的存款,伴侶之間知道就好了,不必讓子女知道。
人性其實都是復雜的,包括自己的子女,我們也不能高估人性,要讓子女自己獨立,不要讓他們養成啃老的習慣,有一個啃老,其他孩子也會心里不平衡的。
父母的錢,誰都不要告訴,有錢就自己留著花,沒多少錢就自己少花,子女補貼給你的,你也不要總是想著接濟哪個孩子。
父母做好自己,在孩子面前立好規矩,孩子自然也不會惦記著你的錢,他們也會自己努力生活,即使他們沒錢也不會向你要,這樣才是最好的,即使父母老了,子女也可以自己生活。
02
對健康的過度渲染
《黃帝內經》中說:"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人過五十歲后,要好好鍛煉自己的身體,保持好身體健康。
不要總是在子女面前說你這不舒服,那不舒服,子女帶你去看,又沒有問題,都是自己嚇自己。
你也不要在外面聽到別人出現了什么問題,就覺得自己身體也出現了問題,從而回去跟子女說,這會讓子女的壓力變得很大。
父母對生活的態度,其實是會給子女做好榜樣的。
父母能夠豁達樂觀生活,那么子女也會感受到是一種力量,讓自己心安。
如果父母真的感覺自己不舒服,那么是要及時告訴子女的,這樣才能把握好機會。
總之,父母對生命的敬畏,比病痛傾訴更有力量。
父母總說一些無關緊要的胡話,讓子女夜不能寐,倒不如放寬心去生活,既來之,則安之,才是坦然的。
03
對財產的分配
人過五十歲后,如果你有很多財產,你想要在自己清醒的時候,把這些財產分好給子女,那么你最好就是自己一個人偷偷做好這件事,先不要告訴子女那么快,免得子女因為財產反目成仇。
父母尚在,就分好的財產,其實也是想要讓自己的人生沒有留下遺憾,那么自己也要守住這個秘密,這也是自己的底牌,只要不讓他們知道你分配好了財產,他們就不會想著去爭,也不會因此停止了努力,就直接過來拿走父母的財產了。
其實作為父母,最好就是自己身體健康的時候, 不要隨便談論身后事,讓子女相互依靠,相互幫忙,即使父母百年之后,子女也能夠和睦相處。
《小窗幽記》中說,"藏巧于拙,用晦而明。"
五十歲后,你要知道,有些事情不說比說透更重要。
不說自己的錢財,不說自己的健康,不說自己的分配,子女也不會產生隔閡。
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慎言,是給歲月以文明;寡語,是給親情以詩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