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5 月 17 日,武漢某網吧里,張鵬顫抖著輸入身份證號,學信網頁面彈出 “查無此人” 的瞬間,這個 22 歲小伙的世界徹底崩塌了 —— 他在武漢大學 “讀” 了整整四年,到頭來竟是個沒有學籍的 “黑戶”!
一、離奇錄?。?5 萬 “買” 來的武大通知書
2011 年高考失利后,張鵬父親經老鄉陳東介紹,得知 “花 15 萬就能運作進武大讀統招本科”。8 月,一張蓋著 “武漢大學” 公章的錄取通知書真的寄到了張家,上面赫然寫著 “金融學專業”。
“我當時太興奮了,雷軍是我偶像,能當他學弟多風光!” 張鵬回憶起收到通知書的場景,聲音里仍帶著苦澀。父親東拼西湊湊齊 8 萬現金交給陳東,又轉賬 7 萬,滿心期待兒子能改寫命運。
然而從報到第一天起,怪事就接連不斷:自稱 “輔導員” 的王杰收走 1.85 萬學費卻沒給收據;張鵬被安排進博士樓 3301 房間,和其他 5 名 “插班生” 擠在雜物間。更詭異的是,他們沒有學生證、飯卡,每次考試都被單獨安排在小教室,成績永遠 “直接寄給家長” 卻從未收到過。
二、四年騙局:名校光環下的荒誕日常
整整四年,張鵬們過著 “隱形人” 般的生活:
- 身份成謎:上課點名永遠沒有他們的名字,金融六班輔導員壓根不知道班里有這 6 個人;
- 消費異類:別人刷飯卡,他們只能付現金,圖書館進不去,學生證 “正在辦理” 永遠沒下文;
- 宿舍驚魂:從博士樓到校外出租屋,每次搬家都被以 “學校安排” 搪塞,直到畢業才發現住的全是閑置雜物間;
考試造假:王杰組織的 “內部考試” 試卷和統招生完全不同,所謂 “成績單” 不過是安撫家長的幌子。
最諷刺的是,2013 年武漢大學取消第二學士學位招生時,騙子們還在拿 “政策變動” 當借口繼續行騙。直到 2015 年周泰拿出偽造的學位證,張鵬們才驚覺自己被耍了整整四年!
三、騙局剖析:名校管理漏洞成詐騙溫床
這場持續四年、涉及 20 多名學生、金額超 400 萬的騙局,為何能在 985 名校眼皮底下上演?
- 政策空子:中介利用 “第二學士學位” 政策包裝騙局,2013 年前武大軟件工程專業確有第二學位招生,騙子借此混淆視聽;
- 管理失職:宿舍管理人員僅憑 “學校證明” 就允許非學生入住,教學區對聽課人員身份核查形同虛設;
3.心理操控:騙子精準拿捏家長 “望子成龍” 的焦慮,用 “特殊渠道”“內部指標” 等話術制造名校幻想,甚至偽造雷軍校友身份增強可信度。
武漢大學招生處處長王福事后坦言:“2011 年武大實行大類招生,根本沒有金融學專業單獨錄取,偽造通知書的破綻其實很明顯?!?但在信息不對稱下,急于求成的家長和學生還是掉進了陷阱。
四、血淚警示:三招識破招生騙局
這起震驚全國的 “武大假學生” 案,給所有考生和家長敲響警鐘:
- 驗真三重門
- 登錄 “陽光高考” 平臺核對錄取信息,學信網查學籍是鐵證;
- 公辦高校學費通常在 4000-6000 元 / 年,超過 1 萬需高度警惕;
- 錄取通知書必須蓋 “招生專用章”,“武漢大學” 公章十有八九是假的。
- 警惕特殊渠道:教育部明確禁止 “內部指標”“計劃外補錄”,聲稱 “低分上名?!?的 100% 是騙子。2024 年教育部最新提示強調:“任何需要繳納保證金、指標費的招生都是詐騙!”
- 核實學校資質:通過教育部官網查詢高校名單,警惕 “分?!薄奥摵限k學” 等模糊表述。像張鵬遭遇的 “繼續教育學院合作辦學”,武大校方早已聲明從未授權。
五、結語:名校沒有捷徑,努力才是通行證
張鵬案最終以陳東、王杰等 7 人被捕告終,但 20 多個家庭的四年青春、數百萬血汗錢卻再難追回。
武漢大學在加強門禁管理、開通防詐騙專欄的同時,也呼吁社會 “別讓名校情結蒙蔽雙眼”。
正如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教授范先佐所說:“天上不會掉餡餅,任何宣稱‘花錢就能上名?!?,都是把鐮刀架在家長脖子上的騙局?!?高考不是終點,人生更不止一條賽道,腳踏實地永遠比投機取巧更可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