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為普陀助威!
近日
小編在社交平臺上
看到不少人身穿防曬衣、頭戴遮陽帽
光著腳在地上走來走去
原來這是今年
新的養生方式“地灸”
三伏天“地灸”火了!
網上掀起的這一股“地灸風”,有人表示,地灸可以祛濕氣、健脾等。在某平臺上搜索關鍵詞“地灸”,發現有不少網友分享體驗。
“我是在小紅書上刷到的,評論區很多試過的網友說有效果,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2歲的小季就是這個夏天加入“地灸”大軍的成員之一。她通常選擇傍晚5點,戴上遮陽帽,在公園的草地上脫下鞋襪,光腳走一走。小季坦言,之前有入睡困難、易醒的問題。但堅持“地灸”半個月后,她明顯感覺睡覺時腳底熱乎乎的,晚上睡眠也好多了。小季形象地比喻:每天光腳踩5分鐘溫熱的大地,相當于給全身陽氣“充電”1小時?,F在,小季的外婆也和她一起嘗試這種零成本的養生方式。
今年61歲的李阿姨崇尚中醫,“地灸”也已經半個月了,自我感覺收益頗多。每天上午10點,她戴一個露頭頂的帽子,在太陽下的石板地來回走,一邊走一邊甩手?!?5分鐘就出汗了,時間剛好差不多。走完不能立即吹空調,用熱毛巾把汗擦一擦,吹會兒電風扇?!崩畎⒁陶f,她明顯感覺陽氣足了,原先手麻的癥狀明顯緩解,大便形狀也變好了。
有關“地灸”
相關知識一起來了解
所謂“地灸”,指光腳或僅穿薄襪,直接踩在被陽光溫熱的地面——草地、沙土地或石板地均可。其原理是讓大地之氣通過足底涌泉穴(腎經起始點,位于足前底部凹陷處)進入體內,疏通氣血,灌溉全身四肢各處,實現“從頭補到腳”。
“地灸”真能養生?
真的有效嗎?
有不少網友表示
確實能看到效果
有網友則表示
不是每個人的體質都適合
操作不當
容易造成上火、曬傷
有人則表示
赤腳在小區路上走
有點尷尬
醫生提醒:不要盲目跟風
關于“地灸”,諸暨市人民醫院江東院區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何家輝推薦了兩種核心姿勢:
01
時雨芒種,四野農耕
十個腳趾用力抓地,保持3秒后松開,重復30至60次。此法刺激大腳趾(脾經)和二三趾之間(胃經),如同為脾胃進行深度“足底按摩”,生發氣血。
02
“金雞獨立法”
單腳站穩,另一腳屈膝抬至與胯同高,腳尖向下,腳面繃平向前,堅持站立一分鐘,站不住時換腿。可有效引導氣血灌注腳心,引火下行,緩解上熱下寒癥狀。
何醫生提醒
“地灸”并非人人適宜
任何養生方法都需“因人而異”
“地灸”雖簡便
但微微出汗就應停止
進行“地灸”時,還需注意防燙傷和中暑,若地面溫度過高,比如超過45℃就不建議進行“地灸”,以免燙傷皮膚。
同時,“地灸”后,別立刻進入空調房,避免受涼,還要及時補充水分。陰虛火旺體質者、孕婦,以及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高血壓患者等不太適合“地灸”,不宜盲目嘗試。
這個夏天
你“地灸”了嗎?
【諸暨西施眼】
??溫馨提示:“中國舟山普陀”公眾號已更名為“普陀潮”。因微信推送規則調整,想要繼續獲取本地權威信息、一手資訊,請將“普陀潮”設為星標??,并在每次閱讀后點擊“贊”和“在看”。
點亮和
今天開始,一起地灸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