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召開的國際峰會上,來自全球南方的30個國家齊聚一堂,包括阿爾及利亞、玻利維亞、博茨瓦納、巴西、智利、印度尼西亞、伊拉克、愛爾蘭、黎巴嫩、利比亞、馬來西亞、墨西哥、納米比亞、巴勒斯坦、葡萄牙、西班牙、卡塔爾、土耳其等國。
六項措施追責以色列
綜合美聯社、雅虎新聞7月17日報道,這次為期兩天的會議于2025年7月16日(周三)結束,是海牙集團組織的遏制以色列對巴勒斯坦被占領土襲擊的努力的一部分。
其中有12個國家(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古巴、印度尼西亞、伊拉克、利比亞、馬來西亞、納米比亞、尼加拉瓜、阿曼、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和南非)明確宣布,他們將采取六項措施追究以色列在加沙的暴行責任。
六項具體措施包括:
- 1. 防止向以色列提供或轉讓武器、彈藥、軍用燃料、相關軍事裝備和兩用物品。
- 2. 阻止船只在任何港口過境、停靠和維修。在所有情況下,如果船只明顯有可能被用來向以色列運送武器、彈藥、軍用燃料、相關軍事裝備和兩用物品。
- 3. 禁止懸掛我國國旗的船只向以色列運送武器、彈藥、軍用燃料、相關軍事裝備和兩用物品。并確保對不遵守此項禁令的行為追究全部責任,包括吊銷國旗。
- 4. 對所有公共合同進行緊急審查,防止公共機構和資金支持以色列非法占領巴勒斯坦領土并鞏固其非法存在。
- 5. 履行國際法賦予的義務,通過在國家或國際層面進行有力、公正和獨立的調查和起訴,確保對最嚴重罪行追究責任,確保所有受害者獲得正義,并防止未來發生犯罪。
- 6. 支持在國家法律框架和司法機構中適用普遍管轄權授權,確保在巴勒斯坦被占領土上遭受國際犯罪的受害者獲得正義。
阿賈茲新聞社駐波哥大的記者Alessandro Rampietti報道稱,參加會議的代表們將這次峰會稱為自以色列21個月前開始對加沙的戰爭以來最為大膽的多邊行動計劃。
海牙集團執行秘書瓦爾莎·甘迪科塔-內盧特拉在會上表示:“我們相信的是主動出擊,而不是低聲下氣地懇求。今天標志著以色列‘免責時代’的終結,也象征著集體國家力量的覺醒。”
批評與希望并存
對于最終簽署協議的國家不足參會國的一半,海牙集團表示其他國家可能會在9月20日聯合國大會召開前加入行動計劃。
外界也有聲音質疑,像這些經濟實力相對較弱的國家,是否真能有效影響以色列的軍事決策,尤其是在美國持續給予數十億美元軍事援助的大背景下。
支持者認為,這是一次重要的開端。聯合國巴勒斯坦被占領土問題特別報告員弗朗西斯卡·阿爾巴內塞在會上發言時說道:“部長們,事實是,巴勒斯坦已經掀起了一場革命,而你們正是其中的一部分。巴勒斯坦改變了全球的意識,讓人們清楚地看到,是誰在反對種族滅絕,又是誰在接受甚至參與其中。”
據悉,阿爾巴內塞因其對以色列行動的尖銳批評,近期遭到美國制裁。但她并未因此退縮,反而將此視為推動國際社會關注加沙危機的動力。
作為主辦方,哥倫比亞總統古斯塔沃·佩特羅在會后表示:“我們來到波哥大,不是為了討論過去,而是為了創造歷史。而今天,我們做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