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三(7月16日),澳大利亞模特艾瑪·范德霍克(Emma Van Der Hoek)在倫敦街頭第二次遭遇手機被搶的視頻被分享到網上。
據每日郵報7月17日稱,事情發生在周二下午,地點是倫敦北區的海布里(Highbury)街區。從監控畫面可以看到,艾瑪正低頭查看手機,沿著街道緩步前行。
就在她毫無防備的一瞬間,一名身穿黑衣、戴口罩的男子從背后迅速靠近,一把將她的手機搶走,隨后迅速拐進街角逃之夭夭。
反應迅速的艾瑪立刻追了上去,但對方動作敏捷,轉眼就消失在鏡頭之外。畫面中還出現了另一名身穿黑衣的男子,似乎在一旁“保駕護航”,看起來是場精心策劃的“團隊行動”。
這起事件讓艾瑪深受打擊,也讓她對倫敦的安全感大打折扣。她在社交媒體上憤怒寫道:“我的手機昨天在倫敦被搶了!這是三個月內的第二次,而且就發生在我一直以為‘安全’的社區里。”
讓艾瑪感到更加心寒的是,評論區充斥著大量指責她的聲音,不少網友將矛頭指向受害者,認為她“活該”,“走路看手機就該被搶”。
面對這種“受害者有罪論”,艾瑪回應:“這視頻在短視頻上播放量快到50萬了,評論區里全是責怪受害者的內容,簡直荒謬!人們已經習慣了倫敦的盜竊現象,還開始責怪受害者,而不是把罪犯繩之以法。”
她還向偷手機的兇徒喊話:“如果你們就是那些偷我手機的人,把它還給我,我會刪掉視頻。如果有人知道任何線索,請聯系我!”
一、手機盜竊成倫敦頑疾
數據顯示,過去四年間,倫敦共報告手機盜竊和搶劫案件近23.1萬起,較之前增長了三倍之多。僅2023年一年,警方就記錄了超過8.1萬起與手機相關的犯罪事件,同比上漲20%,創下歷史新高。
《泰晤士報》的分析顯示,倫敦西區(West End)成為手機盜竊的“重災區”,每天有近37部手機被盜,堪稱“手機盜竊之都”。這片區域是倫敦的娛樂和商業中心,也是游客最為密集的地方。犯罪團伙利用游客警惕性低、環境復雜的特點,頻頻作案。
在皮卡迪利(Piccadilly)、海馬克特(Haymarket)與帕爾馬爾(Pall Mall)交匯的圣詹姆斯公園(St James's Park)一帶,已成為手機盜竊的高發區域。而西區與圣詹姆斯區如今占據了倫敦手機盜竊案總數的三分之一,較2021年上升了近10個百分點。
倫敦警方認為,實際數字可能更高,因為許多案件未被報告。
二、國際黑市成幕后推手
報道稱,這些犯罪活動大多由騎著電動自行車的團伙所為。他們或直接搶奪行人手中的手機,或在地鐵站、商業街等人流密集區域伺機下手。被盜手機通過國際黑市銷往海外,或被拆解出售零部件,形成了一個年交易額超5000萬英鎊的灰色產業鏈。
除了西區,布盧姆斯伯里(Bloomsbury)、霍爾本(Holborn)、考文特花園(Covent Garden)、肖迪奇(Shoreditch)、倫敦橋(London Bridge)、滑鐵盧(Waterloo)、南岸(South Bank)、卡姆登鎮(Camden Town)、攝政公園(Regent’s Park)和斯特拉特福(Stratford)等地也都頻頻“中招”,成為手機盜竊的高發區域。
倫敦警方呼吁人們提高警惕,避免在昏暗或偏僻地段獨自行走,同時建議將貴重物品妥善保管,減少成為目標的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