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時代,財產的范疇不斷拓展,手機靚號作為具有特殊價值的無形資產,進入司法領域的視野。7月14日,南陽市臥龍區法院秉持“以保促調、以保促執”的理念,成功辦理了一起涉及手機靚號的訴前保全案件。
該案中,申請人與被申請人因房屋租賃合同糾紛產生爭議。被申請人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其名下已無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產。申請執行人遂向法院提出保全申請,特別指出被申請人名下尾號為777777的手機號碼具有一定的市場價值,請求法院予以保全。
該院立案庭收到訴前保全申請材料后,迅速啟動審查程序。法官經詳細審查案件材料,確認該案符合訴前保全條件。關于手機靚號能否作為財產的問題,該院認為,自國家對通信號碼實行實名登記制度后,靚號的稀缺性被賦予了特殊意義,具有經濟價值,可以作為保全標的。
為保障當事人的勝訴利益,避免因被申請人的不當行為導致生效裁判無法執行,該院立案庭秉持高效、嚴謹的原則,在48小時內作出裁定,對該靚號采取了保全措施,在保全期間限制該靚號的過戶、轉讓、注銷等操作,確保該財產處于可控狀態,并及時將該靚號移送保全組,向相關通信公司送達協助執行通知書。
據介紹,這一舉措不僅有效維護了申請執行人的合法權益,更彰顯了法院在適應社會發展過程中的積極探索與擔當。(河南法治報記者 王海鋒 通訊員 趙真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