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寧夏,有你更精彩
銀川老城的老街巷如今保留有很多,并且都依舊發揮著交通作用。其中有一條南北走向的街道,叫民族街,它差不多在老城的城中位置,是銀川老城的一條主要街道。它一直有很多傳說,都來自于它原來的名字。
老銀川們以前都喜歡叫民族街做“王爺大街”,說是以前在民族南街和南薰路交叉口的那段路上,住著一個從京城流落到此的前清王爺。他叫端王載漪,由于各種原因來到銀川定居,也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才叫王爺大街。
當然了,這個傳說還有很多個版本,這只是其中比較普遍的一個而已。
但其實,這條街正確名字應該叫“王元大街”,這同樣是以一個人名命名的街道,那么這個“王元”是誰?
這個王元其實是一位明朝時期的知縣,他到任銀川后,府邸就在民族南街。他為了方便出行,就出資把坑坑洼洼的民族南街鋪平,方便自己的同時也方便了城里的人們。加上他的名聲挺不錯,由于這個原因,人們就稱這條街為王元大街了。
隨著時間流逝,到了上世紀四十年代,馬鴻逵把王爺大街改名為民權街,新時代后,又改名為民族南北街。而有關最初的這位知縣的故事,就有待以后再說了。
這條街曾經住的都是一些銀川本地有錢有勢的大戶人家,像蔡府,趙府,梅府等,就連著名的飛虎隊飛行教官陳納德曾經也是有座府邸在這條街上,所以說,民族南街也是充滿故事和傳奇的呢!
如今漫步在民族南街上,那些曾經顯赫一時的府邸大多已隱入歷史的塵埃,還有誰記得它們?
最引人遐想的莫過于陳納德曾居住過的那座宅院。據說,當年這位“飛虎將軍”閑暇時總愛在院中的葡萄架下小酌,偶爾還會和街坊們聊上幾句生硬的寧夏話。
有人說載漪王爺當年最愛吃街口的羊雜碎,也有人說他其實深居簡出,鮮少露面。而關于王元知縣的故事,則更像一個遙遠的傳說——有人說他清廉如水,離任時百姓夾道相送;也有人說他晚年歸隱于此,親手在街邊種下了一排柳樹。
夕陽西下,民族南街漸漸熱鬧起來。夜市攤主支起招牌,烤羊肉的香氣彌漫在空氣中,現代商鋪的霓虹與老建筑的輪廓交相輝映。
這條街仿佛一位歷經滄桑的老者,既珍藏著斑駁的記憶,也坦然迎接著嶄新的故事。或許,每一個路過這里的人,都會在不經意間成為它傳奇的一部分。
這里是銀川!發現銀川之美,感受銀川之美!
我是威記聊美食 ,用溫暖的文字,講述美食美味!謝謝閱讀關注!
通過“點贊”給威記鼓勵吧↘↘↘
看完點個分享給更多人再走,謝謝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