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江西奉新縣奉先寺發現的《個山小像》是現存唯一的八大生前的畫像
但凡我們談中國畫,有一個人是繞不開的,那就是八大山人。八大山人給后人留下了那么多話題,引起了那么多藝術家的共鳴,這不得不說,是美術界的一個奇跡。
八大山人作品
然而任何天才、偉大的藝術家背后,都經歷了非常人能想象的痛苦,內心的震動,最終流露于筆端,發人深省。
八大山人,明朝宗室的后裔,當清軍入關,橫掃中原,八大也把自己的啞和癲,作為自己與俗世的屏障,時常選擇性地犯病。
一個并非全啞之人,偶遇知己也能說幾句,只是這世界,值得開口說話的人事又有多少?
一天晚上,八大山人走了一百二十公里,回到自己出生的地--南昌。
他東奔西跑,狂亂的穿行在大街小巷,一個人,哭著,笑著,舞著,唱著.......
也許這時的他已然得到了某種心靈的解放,他在用一種極端的方式去慶賀心靈的自由......
當清軍消滅了明朝的軍事力量,深感社會穩定之必要,于是開始籠絡漢人,赦免明宗室后裔。
八大山人仿佛在黑暗中被拘禁了很久的囚徒,一下子看到了真正的陽光,自由了!放下了!
夢醒時,他非僧非道非儒,就是一個以“驢”名的賣畫為生的畫師。
八大的畫異常簡單,卻精于構圖,往往是一張白紙,兩三筆,甚至兩三個墨點就完成了。很多畫中魚鳥眼睛都用擬人的手法,表達出似睡非睡、漠然、冷眼看人間的眼神,而這種令人難忘的孤傲和淡漠,正是八大最顯著的標志。
60多歲的他花了二十幾年,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在對永恒的叩問中,最終得到了心靈的釋然。
就像陶淵明的“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把過去沉淀,放馬南山,過著無所羈絆和牽掛的自由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