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刻書史》周生杰 著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24年3月
內容簡介
首先聲明,這位“東郭先生”,可不是《東郭先生和狼》故事里的那位,而是清代畫家王槩(1645—約1710)。
王槩,初名匄(一作改,亦名丐),字東郭,后改今名,字安節。秀水(浙江嘉興)人。隨父僑居金陵,他們家兄弟三人都是名震一時的畫家。其中,王槩的山水畫習龔賢的風格,松石以雄快取勢,與當時名流湯燕生、李漁、程邃、孔尚任、周亮工都有往來。
也許正因為“畫名在外”,芥子園主人李漁的女婿沈心友特別來邀請他,希望他以明末畫家李流芳的版本為基礎增繪畫譜。李流芳的版本僅有43頁,王槩花了3年編繪,將其增至133頁。
畫譜稿成之時,李漁正在杭州吳山養病,沈心友帶著《芥子園畫傳》急急從南京趕來,請他過目。李漁一看,立馬感覺這書不一般,說“不可磨滅之奇書,而不以公世,豈非天地間一大缺陷事哉?”要求女婿趕緊拿去刊印出版。
因為畫譜鐫刻于“芥子園”,發行時候就將其命名為《芥子園畫傳》。
《芥子園畫傳》共刊刻出版四集,初集刊于康熙十八年(1679)。李漁去世后,畫傳繼續以“芥子園”之名刊刻,第二集和第三集刊行于康熙四十年(1701),第四集刊于嘉慶二十三年(1818),前后歷時一個半世紀。
該書問世后,在繪畫史上產生了很大影響,美術界幾乎無人不曉,在彩色套印方面,更有其重要的地位,后人給以高度評價:“《芥子園畫傳》在繪、刻、印三者都達到了卓越的成就。它吸收了十竹齋水印木刻的傳統方法,在某些地方,又提高了十竹齋水印的技術,作為版畫的發展來說,《芥子園畫傳》在繪畫史上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張文穎 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