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的小路入口眾多,最經典的當屬湖南大學東方紅廣場旁的登高路。這條青石板鋪就的斜徑被樟樹掩映,沿途可見民國時期的紅磚老建筑,拐角處還藏著家賣糖油粑粑的老鋪子。若想避開人潮,不妨從岳麓書院后門的自卑亭出發,穿過一片野竹林便能聽見山泉叮咚,石階上偶爾能遇見采藥人留下的新鮮藥草香。
山腳的登高路總飄著兩種味道:剛出鍋的臭豆腐的霸道香氣,和岳麓書院飄來的千年墨香。清晨六點,挑著扁擔的菜農會沿這條路上山,竹筐里新摘的梔子花沾著露水,與路邊早餐鋪蒸騰的熱氣撞個滿懷。老長沙人偏愛在此晨練,他們熟知每塊青石板的紋路,知道哪棵楓樹會在霜降后最先紅透。
半山腰的穿石坡湖附近藏著條野趣小徑,入口被幾叢野薔薇掩著。采蘑菇的婦人常在此出沒,她們腰間竹簍里除了松菌,有時還會捎帶些山胡椒。這種綠瑪瑙似的野果是本地人燉魚的秘寶,嚼碎一顆滿嘴都是帶著松木香的辛辣。小徑盡頭有眼活泉,附近居民至今保留著立夏取"神仙水"的習俗。
愛晚亭往西的岔路口立著塊無字碑,碑后羊腸小道鋪滿陳年松針。深秋時節,總有畫院學生來此寫生,他們的調色盤里盛著岳麓山最濃烈的秋色——銀杏的金黃、楓葉的赭紅、還有湘妃竹永不褪去的青黛。偶爾能遇見賣米酒的老翁,粗陶壇里釀的是用后山野柿子發酵的甜酒。
云麓宮下的古道最適合夜行,月光會把麻石臺階照成流動的銀鏈。舊時趕考書生常在此歇腳,石壁上還留著他們用炭筆題的詩句。如今挑著擔子的貨郎取代了文人,扁擔兩頭晃悠著當季的脆桃或酸棗糕,叫賣聲驚起竹叢里的夜鷺。這條路盡頭有家不打烊的茶攤,守夜人總在炭爐上煨著君山銀針,茶香能飄到橘子洲頭。
探索岳麓山小路,不僅是一次身心的洗禮,更是對健康的深刻領悟。在這條蜿蜒的小路上,每一步都與自然和諧共生,每一次呼吸都充滿了清新的空氣。讓我們在行走中感受生命的活力,讓健康與自然同行,讓身心在這片綠意盎然中得到真正的放松和滋養。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